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特區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昨日批評香港立法會少數議員在小圈子裡「綑綁」,且「自我感覺良好」。曾德成強調,政治是可行的藝術,民主政治當然也是可行的藝術;無視現實,不顧民意,不知妥協,就始終走不出死胡同。他呼籲那些「勇於敢」而自我感覺良好的議員從「綑綁」中跳出來,看清大局,拿出勇氣作出道德的選擇,將智慧用於「勇於不敢」,放棄偏執,與多數人一起踏上進步之途。
批少數議員固執 硬要否決
曾德成昨日以《拿出勇氣,推動進步》為題在網誌撰文,並引用《道德經》中: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來批評香港少數立法會議員一直固執己見,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要「綑綁」一起,硬要否決香港政制向前發展的方案,「勇於敢」而自我感覺良好。
曾德成指出,「勇於敢」的匹夫之勇常見,但「勇於不敢」的大智慧則難見,難以做到,因為這可能要甘於被人,特別是同道中人,扣上「轉軚」、懦弱、妥協、放棄原則等等污名。曾德成指,沒有廣闊的胸襟、遠大的眼界和真正的智慧,難以走上這一步。
曾德成進一步解釋,勇敢的表現在電影銀幕上一般都會受到讚賞,但現實中則未必能夠得到大家的共鳴,如這些年來在世界不同地方發生的一些恐怖主義活動,包括有充當人肉炸彈的,不惜為了自己認為崇高的目標而粉身碎骨,那勇氣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但這樣的「勇敢」反而被視為怯懦,要被絕大多數人譴責。因為物極而反,一個事物的發展到了極點,「執着」至極,判斷價值就完全顛倒過來了。
他續說,「執着」原為佛家語,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並固執於事物的妄想;所有事情,若堅持己見,不肯變通,都會走向反面。或許有人會用「擇善固執」為這樣的行為解脫。然而,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中,「善」有不同的選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把自己認同的善作為唯一的善而強加於人,走向極端,後果會很可怕。人肉炸彈正是這樣出現的。
曾德成續說,良知也如是,如果只以自己少數人有良知,把其他多數人都當作缺少良知、不顧尊嚴,那就完全無視現實,脫離大眾。他強調,政治是可行的藝術,民主政治當然也是可行的藝術。無視現實,不顧民意,不知妥協,就始終走不出死胡同。
曾德成呼籲那些「勇於敢」而自我感覺良好的議員從「綑綁」中跳出來,看清大局面,是否應該考慮「勇於不敢」?拿出勇氣作出道德的選擇,將智慧用於不敢,放棄偏執,與多數一起踏上進步之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