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肇始表示,高風險的美容程序要求受過訓練的人士才可以進行。 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林嘉敏、記者 葉佩妍)一名女子在接受電流脈衝療程期間猝死,衛生署署長陳漢儀昨日表示,部門會向警方提供意見協助調查,而政府正研究引入國際標準規管醫療儀器,惟未有立法時間表。在一個立法會會議上,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當局無意規管一般美容業,惟一些高風險的美容程序則要求受過訓練的人士才可以進行。
陳漢儀指,醫療儀器泛指任何可以診斷或是治療疾病的儀器,因此涉事的電流脈衝機表面上屬醫療儀器。 她稱,政府有意規管這類醫療儀器,初步的規管方向為根據國際標準,將醫療儀器分為四級,二級或以上都要註冊,而入口商及生產商均需領牌,若儀器出現事故,需向規管當局呈報。
陳漢儀又稱,當局會等待外國獨立組織完成顧問評估,以及徵詢其他界別如美容界後才有全盤計劃,因此現階段未有立法時間表。她呼籲市民,不應隨便購買醫療儀器。如果身體感到不適,就應該尋求有註冊的醫療專業人士協助。
醫界籲釐清醫生美容師職責
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與工商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聯席會議 ,討論規管美容服務的問題。會議上,有美容公司指,傳統的美容技術已不能滿足客人需要,不少美容院都備有高科技及高能量的儀器,因此反對當局將一些基本美容療程,例如微晶磨皮,定為要由醫生操作,並希望政府不要一刀切。
有醫生則指,部分美容治療,例如打針、漂牙等程序,由醫生操作更適合,建議政府成立專責小組,盡快釐清醫生及美容師分別可進行的程序及療程。
陳肇始回應指,當局無意規管一般美容業,但一些高風險的程序一定要求受過訓練的人士才可以進行,以保障市民安全及健康。
業界冀政府推動專業化發展
美容業界昨晚發表聯合聲明,對於上述聯席會議上有議員一再詢問3個政府決策局(食物及衛生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及教育局)如何協助美容業專業發展時,局方一言不發未能回應的態度表示極度失望。八個行業組織再次呼籲政府牽頭成立諮詢平台,專責研究及商討如何推動美容業專業化發展,包括設立考核機制,確立從業員專業資格,以促進美容業作為香港重要經濟產業的長遠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