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建議放緩新股抽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章蘿蘭 上海報道)知情人士稱,中證監正在撒網,向機構廣徵救市良方,未來或繼續使出「組合拳」。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市場狀況看,下調印花稅的概率很大,並建議減緩IPO節奏,給市場喘息機會。

「降印花稅概率很大」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本報記者表示,監管層連夜使出三記大招令人印象深刻,顯示了監管層的擔當,亦說明A股確實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在他看來,監管層力挺市場當有助信心恢復,後市殺跌空間不會很大。

宋清輝亦坦言,監管層有必要進一步釋放誠意,例如許多企業在排隊IPO的消息,會令投資者心焦。他建議,若能減緩審核與發行節奏,讓市場有休養生息的機會,相信更能穩定軍心。宋清輝預計,未來或有進一步的救市大招使出,「降印花稅必要性和概率很大」。

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嘉禾認為,目前中國政府連續給出利好,表明了堅定扶持市場的態度,目前市場萎靡源於槓桿過高、中小板股票估值較貴等原因,使得拋售壓力較強,但強制平倉的利空已經衰退,故他對優質藍籌股等在中長期的走勢十分看好。

陶冬:政策牛市未結束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提到,央行降息降準頗有隔靴搔癢的感覺,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很難制止恐慌和機械性去槓桿,因為宏觀政策與微觀的風險意識和強制性去槓桿,根本不在同一頻率上,屬於政策錯配、時限錯配,「手閘失靈了的自行車,靠剎閘是不管用的。」最終解決恐怕要用鞋底摩擦來停下單車,即是行政干預,通過有形之手給槓桿資金喘息的機會。

近來市場陷入熊市恐慌,但陶冬認為,此輪政策牛市不會就此結束,因為資本市場是將央行流動性傳導到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渠道,起先監管層只是擔憂牛市的速度、槓桿力度有調整的必要,但最終條件反射式的殺跌,同樣令監管層始料未及,「反應一時不到位,不過很快就跟上來了。」他直言,資金十分健忘,一旦市況穩住,相信資本會慢慢回來,製造下一個升浪。

相關新聞
A股人均身家縮水40萬 (2015-07-03) (圖)
中證監核查「跨市場」造市 (2015-07-03)
神秘資金入市 拉起「中」字頭 (2015-07-03)
專家建議放緩新股抽水 (2015-07-03)
老股民盼解套回家 (2015-07-03) (圖)
八招「救牛」簡介 (2015-07-03)
A股絕地反擊 滬指倒升5.5% (2015-07-01) (圖)
各部門齊聲唱好消恐懼 (2015-07-01) (圖)
神秘機構百億資金護盤 (2015-07-01)
喜見反彈 有信心獲利 (2015-07-01) (圖)
A股部分升幅顯著的大盤股 (2015-07-01) (圖)
下季賣地5100伙增13% (2015-06-30) (圖)
政府下季(7月-9月)推出地皮 (2015-06-30) (圖)
測量師評第二財季供地 (2015-06-30)
確保供應:隨時季中加碼推地 (2015-06-30)
司法覆核阻推地 波叔斥如「拉布」 (2015-06-30)
市區新盤計劃加價10% (2015-06-30) (圖)
內地再出招 萬億活水救市 (2015-06-30) (圖)
A股三大股指進技術性熊市 (2015-06-30)
散戶反應:趁利好消息入市 竟被套牢 (2015-06-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