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現代紅頭船動工儀式現場。 本報廣州傳真
近日,為了搶救中式帆船製造的傳統技藝,廣東汕頭一家遊艇俱樂部發起了建造現代紅頭帆船的倡議,這不僅響應了建設「一帶一路」的號召,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新添一項代表性文化標誌,同時也將是中式帆船中斷了30多年後,我國重新建造的第一艘中式帆船。
汕頭是中國最早開埠的沿海商業港口之一,十九至二十世紀的紅頭船在潮汕地區通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海上貿易與文化往來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但隨着社會發展和機動船的出現,傳統中式帆船(包括紅頭船)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遊艇俱樂部的營銷經理陳小姐表示,現在能建造和駕駛傳統中式帆船的人已不多且年歲已老,而以前建造中式帆船沒有圖紙,基本是憑造船師傅的經驗積累,建造工藝瀕臨「滅絕」狀態。若這一代人沒有及時搶救,祖先積累下來的中式帆船製造和駕駛技術將會失傳,對中式帆船文化是一種損失。
為此,該俱樂部今年4月專門召開了有航海專家、遊艇製造專家、老造船工、老漁工和汕頭市文化界人士參加的座談會。經過討論和規劃,俱樂部將聯合各界專家,擬籌資600萬元人民幣建造一艘現代紅頭船,預計耗時一年半。 ■記者 謝白清、劉子靜、帥誠 廣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