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晉江陳埭丁氏祠堂呈「回」字形。本報福建傳真
走在晉江市陳埭鎮街頭,隨處可見阿拉伯文、中文雙語標注的建築物。晉江市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丁煒烽告訴記者,小時候村裡的雜貨店門板是用阿拉伯字母來標注的,他好奇地問爺爺,「這些是什麼字,我怎麼看不懂?」爺爺說,「這是阿拉伯文,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字。」
紅色代表血 牌位漆綠色
在廠房林立、街巷縱橫、車水馬龍的陳埭岸兜村,有一處安靜而獨特的建築,它將伊斯蘭風格與傳統閩南風格相融合。這便是陳埭丁氏宗祠,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
漫步在宗祠內,記者真切地感受到回漢文化融合的痕跡。宗祠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廊院式的建築形式,使宗祠整體佈局呈「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後殿東北角削角砌築,使「回」字口部更與漢字書法轉角頓筆象形,這正是丁氏回族把民族意識融入宗祠建築形式的體現。
記者在祠堂裡還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祠堂裡擺放的先人牌位都漆成綠色。原陳埭回族史館館長丁桐志說,按祖制回族是不能放先人牌位的,那時候受漢文化影響就擺了牌位,但是穆斯林認為漢族傳統用的紅色是血色,有所禁忌,所以就漆成綠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