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千年「英雄樹」 庇守八路軍後方醫院


放大圖片

■老人慎天才講起當年的故事不禁神采飛揚。 靳中興 攝

掩護一批又一批抗日傷員脫離險境

在河南滎陽有一棵千年古橿,雖歷經千年滄桑仍枝繁葉茂、不減崢嶸,樹高12米,東西冠幅17米,南北冠幅20米,胸圍310厘米,就像一把超級雨傘覆蓋着整個院落。樹下面,就是抗戰時期豫西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後方醫院舊址,在日軍轟炸時,巨大寬廣的冠蓋成功地掩護着醫院的病房,保護了一批又一批傷員脫離險境,古橿由此獲得了「英雄樹」的美譽。當年常常爬到樹上放哨、送情報的兒童團長慎天才,現已86歲高齡的老英雄,一直住在這個院子裡,向後人講述着古橿樹下的故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 靳中興、高攀實習記者 任皛 河南報道

八路軍後方醫院又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第二衛生所,其所在地滎陽環翠峪,地處抗日戰爭時期豫西抗日根據地核心。醫院主要由一株千年古橿下的幾個窯洞組成。如今,不僅古樹仍然生命力旺盛,當年醫院的器具也得以完好保存:民兵和兒童團站崗放哨用的紅纓槍、平時戰士們練習刺殺、隊列時用的木槍,以及傷病員使用過的枴杖、病房照明用的油燈、群眾紙糊的風燈、做手術時用來照明的馬燈,還有群眾為八路軍採草藥挖野菜用的挎籃、為傷病員熬藥用的砂鍋,乃至軍民共用的織布機、抬傷員的木板、當年戰士們用過的病床和水缸等也都得以保留一一陳列。

古橿樹曾作醫院哨所

院中留守的86歲老人慎天才,是河南滎陽市環翠峪人,他不僅熟知八路軍後方醫院創建前後的故事,在抗戰勝利後的70年裡,也一直留守在院子裡。每當有人慕名來此地觀看古橿樹,他便充當義務講解員。回想70多年前的故事,他的思路異常清晰,甚至可以將事件發生的時間精確到哪一天。「1944年,我15歲,農曆四月初三,日本人來到了滎陽,他們的先頭部隊衝我們這裡放了一天的迫擊炮,沒有進山,當天晚上就向西去了。」慎天才說。

日軍沒有進山,是因為此地地勢險峻,十面當中有九面環山,交通極為困難。「當時出山運輸物資,富人們靠騾馬馱運,而窮人只能靠肩挑。」慎天才說。此外,環翠峪南面有密縣(現新密市),東面有滎陽、汜水,北面有鞏縣(現鞏義市),西面有偃師,處於中心地帶,方便治療周邊傷病員。這些都是八路軍把醫院建在此處的原因。

1944年10月,豫西抗日支隊衛生部在此地憑藉千年古橿的庇護籌建八路軍第二衛生所,後逐步發展成豫西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後方醫院」。古橿樹,《山海經》中曾有記載,浮戲山環翠峪橿樹生長茂盛,橿樹的木質堅硬。在古代主要用來製造車輪,今天世界上的古橿樹極少,而環翠峪就有30多棵,最古老的是有着2萬年樹齡的南峪古橿和王莊古橿。後方醫院窯洞上方這棵千年古橿當時起到了巨大的保護作用,一度成為兒童團長慎天才的哨所,被用來送情報,掩護傷病員在敵人掃蕩時撤退。

古樹見證軍民魚水情

慎天才指着窯洞告訴記者:「當年這裡的一口窯洞可以住50人,傷員們打上地鋪,人挨着人,有時候,整個醫院裡一次會接收一二百人。」病床主要來自群眾支援的小床和長凳,沒有床的傷病員以柴草蓆地而臥。此外,幾乎每個群眾家裡都住有傷病員。慎天才所帶領的兒童團,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古橿樹上放哨、給傷員送飯、通風報信。

那時候,重傷員每天吃三餐細糧,輕傷員及護理人員每天只吃兩餐粗糧,為了使傷病員能吃上青菜,群眾和護理戰士經常到臥龍台為傷員挖野韭菜。為報答群眾,醫院除了為群眾免費治病,醫護人員還經常在衛生所所長戰旭東的帶領下給群眾擔糞、鋤地、收割莊稼,輕傷員則為群眾紡花織布。1945年春正逢饑荒,當地群眾紛紛將細糧捐給醫院,自己挖野菜充飢。

土方藥助醫院渡難關

由於醫院藥品都比較缺乏,慎天才至今還記得他們用土方和山上的藥草給受傷戰士療傷的情景。據他講述,此地有一種石頭,燒紅之後泡在醋裡,用醋清洗傷口可達到消毒的效果;用水加食鹽煮沸後過濾可作外用鹽水;農家土布經過抽紗後做成布條為傷員換藥用的紗布,這些土製的藥物和用品有效幫助醫院渡過難關。此外,上山採摘三七參和樟木作為藥材也是村民的長項,有效彌補了藥物的不足。不過,回想當初的艱辛,慎天才仍然有些動容,他回憶道:「有的傷員下肢粉碎性骨折,需作下肢截肢手術,沒醫用骨鋸,就借用當地木工用的小木鋸在鍋內煮過後鋸大腿骨。」

據統計,自1944年9月至1945年9月11日,八路軍後方醫院歷時一年,共救治2,000多名為抗戰浴血的八路軍戰士,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

相關新聞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圖)
千年「英雄樹」 庇守八路軍後方醫院 (圖)
日軍機曾墜落古橿樹旁 (圖)
憶毛澤東親定皮定均晉中將 (圖)
每個兵曾僅獲3發子彈上陣 (圖)
輸美輪胎遭雙反 中方誓維權 (圖)
國防科工局訂規劃 推進軍民融合 (圖)
中國將在世行設逾三億信託基金 (圖)
中日舉行首次高級別政治對話 (圖)
前海香港全球商品購物中心招商
雲南警方嚴打偷越邊境犯罪
中國旅遊海外體驗中心悉尼落成 (圖)
「氣功大師」王林涉命案被查 (圖)
王林簡介 (圖)
王林妻發文喊冤 稱丈夫協助調查
媒體曾指王林涉嫌「七宗罪」
山東烴罐爆炸火勢沖天 居民緊急疏散 (圖)
與侯寶林齊名 相聲泰斗張永熙逝世 (圖)
體總副局長肖天遭免職 (圖)
廣東今明將迎暴雨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