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品牌優勢明顯 金嗓子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放大圖片

受內地股市影響,港股波動反覆,多隻首日掛牌新股慘成炮灰,部分股價更單日急瀉逾30%。內地知名潤喉片製造商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6896)本周三(15日)在聯交所掛牌上市,股價表現卻逆市上升,打破近期多隻新股上市首日即跌破招股價的宿命,表現亦屬醫藥新股中最佳之一。

金嗓子共發行1.8159億股,發行價4.6元(港幣,下同),集資淨額7.647億元,23%用於興建廣西生產基地;21%用於改造食品、快消品研發生產基地;32%用於市場推廣;其餘會用於產品開發、興建中草藥加工基地、提升電子系統及營運資金。公司獲得四家基礎投資者認購股份,包括Super Silverwood Limited、廣州潤鈿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康健企業諮詢及投資有限公司、及中國新銳醫藥控股有限公司,四家基礎投資者合共認購公司約4000萬美元股份。

品牌享有高知名度 產品多元化發展

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潤喉片製造商。公司的旗艦產品為於1994年推出的「金嗓子喉片」。其為一種主要適用於緩解咽喉疼痛及乾燥、急性咽炎所致咽喉沙啞的片劑。在過去二十年,金嗓子喉片已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是中國潤喉片市場的領軍者。

透過在市場推廣方面的不懈努力,金嗓子已將公司打造成中國高知名度品牌。公眾一般會將金嗓子與安全、優質、有效、可靠及方便食用的產品聯繫在一起。

根據歐睿所進行的消費者調查,95%的受訪者曾耳聞「金嗓子」,97%曾使用公司潤喉片產品的受訪者願意因其療效及高品牌知名度而推薦使用公司的產品。公司的商標「金嗓子喉寶」(註冊編號為1969118)於2005年獲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證為「中國馳名商標」。

根據歐睿所報告,按2014年零售值計,公司的潤喉片產品(包括金嗓子喉片和金嗓子喉寶系列產品)佔中國潤喉片市場的最大市場份額,約為25.8%。此外,公司的金嗓子喉寶系列產品包含香橙、羅漢果、桑菊及西洋參4種口味,以期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

除了現時已擁有的兩大王牌產品金嗓子喉片及金嗓子喉寶外,公司還生產包括銀杏葉片、金銀三七膠囊、複方百部止咳顆粒等多種藥品及食品,以豐富產品儲備,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

其中重點推出的產品為公司即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的金嗓子喉寶植物飲料。根據行業報告,中國草本飲料市場從2009年的194億元增加至2014年的48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0.2%;預期2019年的市場規模將以2015年至2019年8.9%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將達到總零售額753億元。

公司相信,借助公眾不斷提高的健康意識以及自身在咽喉類產品生產的經驗,透過生產金嗓子喉寶植物飲料,公司十分有優勢進入草本飲料市場,使公司收益有更多的增長空間和動力。

根據公司招股書,預期從2015年至2017年,公司將在金嗓子喉寶植物飲料系列產品上的廣告及宣傳活動花費約人民幣59.4百萬元,其中人民幣18.9百萬元將來自全球發售的所得款項淨額。

國內國外雙向發展 引領產品走向世界

雖然已經憑藉品牌知名度在內地市場佔據領先的市場份額,金嗓子亦將視野放眼全球。公司最先透過分銷商於馬來西亞出售金嗓子喉片,現時公司的潤喉片產品已透過分銷商出售至泰國、美國、加拿大、歐盟、澳洲及中東。此外,公司還先後聘請國際知名球星朗拿度及卡卡作為代言人,借力兩人的知名度打開市場。

公司在其招股書中亦有披露,將開始實施協議劃一的國際策略,專注活躍於東南亞、美國及歐盟的客戶,同時計劃於各地區物色新分銷商並與他們展開合作,繼續開拓海外市場。

公司董事長江佩珍日前接受採訪時亦表示,雖然現時公司的金嗓子喉片已銷往國外,但海外銷售佔整體收入比重依然很小。公司在未來的海內外推廣策略上會繼續保持本土優勢,亦會投放更多資源,將傳統中成藥喉片外銷到外國市場。公司未來將會「由香港走得更遠」,當中特別看好東南亞市場,因東南亞天氣較熱,且東南亞人注重健康,有利產品銷售。

知名股評人林家亨稱,金嗓子本身擁有製造藥品的廠房及設施,故未來公司產品若作橫向發展,成本不高,與本身的產品有協同效益。而隨覑上市之後的知名度提升,公司未來有機會與其他品牌或與醫藥業務有關的企業合作,有利公司發展。

董事長江佩珍則在受訪時表示,公司引入的康健醫療(3886)和新銳醫藥(6108)等基礎投資者雖然在現階段僅為投資夥伴,但未來會視乎市況,不排除或有業務上的合作。

相關新聞
品牌優勢明顯 金嗓子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2015-07-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