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兩地融通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大廚上海尋找「媽媽菜」


放大圖片

■張志鋒閒時最愛在上海弄堂品嚐坊間「媽媽菜」。本報上海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廚師分三種,工匠型,管理型,文化型,而文化型是廚師追求的最高境界。」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中餐行政總廚張志鋒是土生土長的香港廚師,浸淫內地廚界10多年,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中略帶些粵語發音,平易近人的笑容,一副儒廚雅士的做派自然呈現。

張志鋒說,自己14歲時便在香港粵菜館內工作,從最基本工作做起,5分努力加5分天賦,漸漸成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掌勺大廚。但他深知飲食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體現,且這樣的文化會由廚師本身的豐富經驗和人生閱歷所造就,單純在香港的發展,已不能滿足他追求更精進的廚藝,因此他踏上菜系領域更廣闊的內地。

談起內地菜系,張志鋒現在已是個「內地通」,從自身最熟悉的粵菜,到魯、川、蘇、閩、浙、徽、湘菜,無論在選料、切配、烹飪等技藝方面,或是風味、特色上,他都能如數家珍、旁徵博引。

滬本幫菜「大隱隱於市」

在香港很難找到地道風味的上海餐廳,張志鋒是來到上海之後,才慢慢學會濃油赤醬的上海菜。他坦言上海菜具有中國烹飪中無比神秘、難以複製的特點,尤其是那些來自民間媽媽們的自創燒法。因為堅信上海本幫菜是「大隱隱於市」,張志鋒常去市井飲食中去不斷發掘尋寶。

張志鋒說,閒暇時他總愛逛上海弄堂,弄堂是上海人最熟悉的居住環境,上海本幫菜最初就是從老弄堂裡走出來的家常小菜,要吃到最純粹的上海味道,還是得到弄堂裡去找。有時走進一家小店,品嚐到用料平凡無奇,味道卻精緻無比的菜式時,那種驚喜感可以轉化為他自己在菜餚創作上的靈感。

在滬推薦港式餐飲文化

如今張志鋒在上海已經度過8年,自2006年起,在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預開業時,張志鋒便正式成為該酒店艾美軒中餐廳的行政總廚。張志鋒說,從酒店熱賣菜品不難發現,最能代表香港本地餐飲文化的飯粥麵粉湯,已經成為上海食客最愛。

相關新聞
港澳生赴黑龍江體驗當記者 (2015-08-26) (圖)
香港大廚上海尋找「媽媽菜」 (2015-08-26) (圖)
雲南版畫 (2015-08-24) (圖)
港動漫企業盼拓內地市場 (2015-08-24) (圖)
創業者:勿因顧慮失良機 (2015-08-24) (圖)
推卡通拓內銷 港企轉型新路 (2015-08-24)
港男內地酒店探索「人情化」管理 (2015-08-19) (圖)
任職兩岸三地 願過候鳥生活 (2015-08-19) (圖)
瑞士學成歸來 熱愛酒店管理 (2015-08-19) (圖)
港「富二代」福建進軍綠色能源發電 (2015-08-19) (圖)
身兼多職 推動兩地青年交流 (2015-08-19) (圖)
港「健康快車」開進貴州 助白內障患者康復 (2015-08-19) (圖)
「展昭」惠州設廠 推介健康飲食 (2015-08-17) (圖)
無償擔任旅遊形象大使 (2015-08-17) (圖)
逾千港生與內地傑青「零距離」互動 (2015-08-17)
港商投3千萬鼓勵青少年創新 (2015-08-17) (圖)
潮汕文化亮相僑交會 藉傳統增華僑凝聚力 (2015-08-17) (圖)
港女為孤殘兒童找「爸媽」 (2015-08-10) (圖)
八旬母同參與 感受孩子進步 (2015-08-10) (圖)
重視環境衛生 傳達尊重理念 (2015-08-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兩地融通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