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六旬豫婦愛心屋 日施粥數百人


放大圖片

■不少清潔工人慕名而來。記者靳中興 攝

像往常一樣,早上6時在河南鄭州的「愛心粥屋」,清潔工人老劉接過義工們送過來的炒馬鈴薯片、饅頭和粥。老劉稱,除了周六、周日,他每天都在這裡吃免費早餐,至今已近兩年。在8月27日早上,和他一樣在「愛心粥屋」領免費早餐的一共有280人,其中大多數為鄭州市的清潔工人。■香港文匯報記者 靳中興、高攀 鄭州報道

位於鄭州市廣電南路的一家「愛心粥屋」,每天為數百名清潔工人、貧困人士提供免費早餐,菜單每日均有更新。這家愛心粥屋由一批義工負責運營,所需錢財、物資均來源於捐贈,憑着這樣的「良心循環」,粥屋運行兩年多以來已經惠及數萬群眾。

初建粥屋 受兒阻攔

據介紹,這家「愛心粥屋」由66歲的退休人士蔣愛榮在2013年發起成立,初衷是為早起的清潔工人、流浪者提供一個吃早餐的地方,但是這個想法一開始便遇到了家人的阻攔。兒子說:「你一個月只有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資,拿什麼維持粥屋?」

後來,經過她的一再堅持,兒子同意最多支持她運營3個月。於是,她和其餘12名義工用籌集到的7,800元(人民幣,下同)將粥屋建了起來。「從此之後,粥屋的運營便全靠愛心人士的捐贈,進入了良性循環,我們沒有再為錢犯過難。」蔣愛榮說。

不顧流言 漸入佳境

在粥屋剛剛成立的時候,很多過路人都不相信還有免費早餐,有些人甚至對蔣愛榮進行冷嘲熱諷,指責她另有目的。對面早餐店的老闆也對她的粥屋進行排擠,常常將污水潑在她的店舖門前。但是,每遭遇一次打擊,她的信心就堅定一分,「正因為人情冷漠,才更需要正能量」。

目前,每天來粥屋吃早餐的人已經接近300人,義工也由起初的10幾個發展至50人。這些義工中不乏小孩子,其中最小的僅4歲,跟着家長負責發筷子。據粥屋負責財物管理和賬目登記的義工王瑞最近一次的統計,「愛心粥屋」從成立至今,接受的捐獻約40萬元,支出30萬元,為10萬人提供早餐,曾有一位愛心人士連續捐獻了22,740個饅頭。

相關新聞
內地手機卡實名制遏電騙 (圖)
港人憂洩個人資料
手機號碼實名制進程
公安部建議被騙港人在港報案 (圖)
「內地官員」首7月騙1.5億 (圖)
重慶通訊騙案激增1.8倍
中俄元首將會談 簽能源基建協議 (圖)
普京中國行活動 (圖)
專家解讀:中俄關係處最理性時期 (圖)
連戰將赴京參加抗戰勝利活動 (圖)
新聞中心開放 安排六場發佈會 (圖)
參加閱兵慶典 港團下周三抵京
東縱後代倡建華僑烈士抗日紀念碑 (圖)
日本隨軍記者鏡頭下的侵華暴行 五之四:血腥相戰後解禁 揭日軍新聞審查 (圖)
「731」活體實驗罪證鑿鑿 (圖)
日記者:限制報道是擔心輿論討伐 (圖)
八路亮劍黃土嶺 「名將之花」凋太行 (圖)
阿部規秀挨炸後叫喚不已 (圖)
日酋「屈尊」向八路軍乞求 (圖)
楊成武簡介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