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不少清潔工人慕名而來。記者靳中興 攝
像往常一樣,早上6時在河南鄭州的「愛心粥屋」,清潔工人老劉接過義工們送過來的炒馬鈴薯片、饅頭和粥。老劉稱,除了周六、周日,他每天都在這裡吃免費早餐,至今已近兩年。在8月27日早上,和他一樣在「愛心粥屋」領免費早餐的一共有280人,其中大多數為鄭州市的清潔工人。■香港文匯報記者 靳中興、高攀 鄭州報道
位於鄭州市廣電南路的一家「愛心粥屋」,每天為數百名清潔工人、貧困人士提供免費早餐,菜單每日均有更新。這家愛心粥屋由一批義工負責運營,所需錢財、物資均來源於捐贈,憑着這樣的「良心循環」,粥屋運行兩年多以來已經惠及數萬群眾。
初建粥屋 受兒阻攔
據介紹,這家「愛心粥屋」由66歲的退休人士蔣愛榮在2013年發起成立,初衷是為早起的清潔工人、流浪者提供一個吃早餐的地方,但是這個想法一開始便遇到了家人的阻攔。兒子說:「你一個月只有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資,拿什麼維持粥屋?」
後來,經過她的一再堅持,兒子同意最多支持她運營3個月。於是,她和其餘12名義工用籌集到的7,800元(人民幣,下同)將粥屋建了起來。「從此之後,粥屋的運營便全靠愛心人士的捐贈,進入了良性循環,我們沒有再為錢犯過難。」蔣愛榮說。
不顧流言 漸入佳境
在粥屋剛剛成立的時候,很多過路人都不相信還有免費早餐,有些人甚至對蔣愛榮進行冷嘲熱諷,指責她另有目的。對面早餐店的老闆也對她的粥屋進行排擠,常常將污水潑在她的店舖門前。但是,每遭遇一次打擊,她的信心就堅定一分,「正因為人情冷漠,才更需要正能量」。
目前,每天來粥屋吃早餐的人已經接近300人,義工也由起初的10幾個發展至50人。這些義工中不乏小孩子,其中最小的僅4歲,跟着家長負責發筷子。據粥屋負責財物管理和賬目登記的義工王瑞最近一次的統計,「愛心粥屋」從成立至今,接受的捐獻約40萬元,支出30萬元,為10萬人提供早餐,曾有一位愛心人士連續捐獻了22,740個饅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