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互聯互通根基 搶抓戰略發展機遇
隨着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昔日處於西南神經末端的廣西推到國家開放的最前沿。而廣西為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建設,首要做的是夯實與東盟互聯互通的根基。在近期舉行的「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彭清華也在致辭中表示,廣西將在「十三五」期間投入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構建面向中南、西南、粵港澳、東盟的綜合運輸通道,使廣西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的作用更加凸顯。■香港文匯報記者 孫冰冰、趙鵬飛、曾萍
昨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香港文匯報共同主辦的「2015美麗南方--海外華文媒體廣西行」活動在廣西南寧拉開序幕。來自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將就廣西如何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譜寫祖國南疆繁榮穩定新篇章等內容,在廣西柳州、欽州等地進行為期7天的採訪。
投資萬億 加強東盟互聯互通基建建設
「一江春水連雲貴湘粵,半掛雲帆達港澳東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對廣西區位優勢的生動描述。彭清華曾在多場合指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廣西的區位優勢未能轉化為發展優勢,主要受制於交通基礎設施落後。為此,廣西政府近年來海陸空並進,將對東盟的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放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
在建設中國-東盟海上通道方面,廣西加快北部灣港航基礎設施建設,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達74個,集裝箱班輪航線30多條,每周50來個班次,港口吞吐能力達到2億噸,2014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0189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423萬噸。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參股40%投資馬來西亞關丹港。
在公路建設方面,廣西毗鄰東盟的主要邊境城市均已通達高速公路;中越北侖河二橋開工建設,防城至東興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靖西至龍邦出邊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新增武宣及中越邊境的德保、靖西、那坡共四縣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3747公里,覆蓋全區80個縣(市、區),通達率73%。
在建設中國-東盟航空樞紐方面,南寧、桂林機場已開通了東盟9個國家的19條航班航線,廣西區內有望形成兩個客流量超千萬的區域性國際門戶和旅遊樞紐機場;北部灣航空公司組建,全區國際國內航線200多條,旅客吞吐能力達到2850萬人次,2014年機場客運量突破1800萬人次。
促「一路」建設 有機銜接「一帶」
陸路絲綢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連接,將一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與另一端極具活力的東亞經濟圈無縫銜接,由此帶動中亞、西亞、南亞、及東南亞的發展,並輻射到非洲去。作為有機銜接「一帶一路」重要門戶的廣西,早已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擔起新行者的角色。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廣西加快打造北部灣經濟區開放合作平台,並謀劃建設中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
根據欽州市政府今年4月披露的消息,廣西壯族自治區擬對中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方案作新一輪調整,將自貿區面積由之前的80平方公里擴大到近100平方公里。廣西考慮在之前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為核心區的基礎上再行拓展,將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區、防城港保稅倉庫的部分區域納入自貿區範圍。未來北部灣自貿區,很有可能以片區形式組成。
此外,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辦副主任梁金榮介紹,廣西還將謀劃建設中國-東盟海洋合作試驗區,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搭建中國-東盟合作新平台新機制,制定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章程及五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欽州基地;在南寧規劃建設中國-新加坡園區。「務實推進『一路』建設,有助於廣西有機銜接『一帶』,發揮好廣西有機銜接的重要作用。」
突出「南寧渠道」 建「一帶一路」合作新高地
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由博覽會促進形成的「南寧渠道」也逐漸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重要平台。南寧市市長周洪波在昨日會見海外華文媒體參訪團,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南寧處於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個重要節點。南寧將發揮中國-東盟合作中心樞紐城市的作用,構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大動脈、新高地。
在「南寧渠道」帶動下,南寧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文化軟實力得到快速提高,通道經濟快速發展,吸引近45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進駐,合同引進資金3500多億元人民幣。南寧市先後被中國社科院《2009-2010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列為全球城市綜合競爭力上升最快城市前10名,榮膺「2012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南寧渠道」輻射和促進了中國-東盟的合作交流,也使南寧市從神經末梢向區域中樞轉變,加快邁向區域性國際城市。
此外,據了解,前11屆博覽會共有57位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2300位部長級貴賓出席,共有45.4萬名客商參會,展示了中國和東盟各國的商機,產生了中馬「兩國雙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等一大批合作項目。在這裡達成了《南寧共識》、《南寧聯合宣言》、《南寧倡議》等多項合作成果,建立了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東盟企業家聯合會、中國-東盟青年聯誼會、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等一批合作機制,形成了中國-東盟合作的「南寧渠道」。
借勢互聯網+ 南寧搶灘跨境電商市場
在騰訊今年5月公佈的《騰訊「互聯網+」指數報告》中,廣西「互聯網+」指數遠超宏觀指數,排全國第14位,成為最大黑馬。據了解,2015年上半年廣西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209.7億元,增長84.7%。這為南寧「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機遇。隨着「南寧渠道」作用日益凸顯,南寧也搶先於6月成立中國-東盟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和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
據介紹,南寧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主要內容包括: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政府公共服務平台、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企業服務平台,南寧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出口的便捷通關,降低企業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時效,為跨境電商企業報關報檢提供一站式服務。
廣西大白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游建告訴記者,原來,在廣西進出口的交易平台在亞馬遜,通關都要通過廣東,企業的效率和成本會偏高。如今,南寧市有了自己的平台,只要企業把訂單交來,剩下的事情都不需要再去考慮。「相當於把貨物放在這個保稅倉,交易了以後貨物就直接從這個倉庫發到消費者手上。我算了一下,進口成本應該可以降低30%到40%。」
有關專家分析,南寧試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優勢明顯。「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試點,都將帶動南寧及周邊區域的跨境貿易,這將大大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據了解,未來,南寧將積極申報跨境電子商務進口試點,一旦進口試點獲批,「海淘」將告別灰色通關,「海淘」消費者也將享受到更為正規、便捷的網購進口商品服務。
花絮:海外華媒團員驚歎「南寧速度」
昨日,「2015美麗南方--海外華文媒體廣西行」參訪團成員先後採訪了廣西-東盟經開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中國-東盟(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及南寧華南城東盟商品交易中心。隨着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作為對接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通道,南寧也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從西南一隅的小城建成區域化的國際大都市。這樣的發展速度,令媒體團成員驚歎不已。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崔佐鈞於歡迎致辭中表示,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鄰的省區,處在「一帶一路」交匯對接的重要節點和關鍵區域,他期望海外華文媒體磁性能以海外的視角,挖掘報道廣西的發展潛力,提升海內外對廣西的了解。
韓國《亞洲經濟》記者丁鑫表示,在到訪廣西之前,她對廣西的了解僅停留在小時候讀到的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上。經過一天的參觀採訪,她才發覺,在廣西除了風景如畫的桂林,南寧也是一個山清水秀的美麗城市。「根據南寧的發展速度,我怕下次再來的時候,我又不認識了。」丁鑫笑稱。
泰國《京華中原聯合日報》的助理總編輯陳琳也告訴記者,時隔一年再次到訪南寧,她明顯感覺到了南寧的變化。「去年來的時候,高鐵還沒開通。今年我從廣州轉機直接就可以高鐵直達,南寧的高鐵站建設十分漂亮,發展實在是太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