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福建泉州一停車場停放着各種品牌的汽車。資料圖片
中新社
由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聯合編著的《2015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5汽車藍皮書)在北京正式發佈。這也是自2008年以來,三方連續第八年聯合推出中國汽車產業年度報告。
2015汽車藍皮書聚焦「新形勢下中國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改革」,深入分析、研究了新形勢下中國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與戰略措施,提出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改革不僅要符合中國經濟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還要符合國際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演變的規律;不僅需要解決中國汽車產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而且要符合中國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戰略導向。同時,2015汽車藍皮書也對中國汽車產業政府管理效能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明確產業中長期發展目標
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十八大以來,不斷深化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為中國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提供了頂層設計和總體遵循,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是經濟體制在汽車產業的具體投射。同時,要從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求出發,綜合考慮資源、能源、環境的約束,以及新一輪技術和產業革命的影響,明確汽車產業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在深化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加快推進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改革。」
允新企業進入新能源領域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指出:「中國汽車產業管理體制幾十年來的持續完善,對推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新老問題。當前,作為新一代工業革命的先導和引領性產業,汽車產業正面臨革命性、顛覆性的變化。所有這些變化,都要求汽車產業管理體制進行適應性的甚至是預期性的改革調整,以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例如,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普及,不僅影響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問題,而且將吸引很多新企業或者傳統概念上其他產業的企業進入汽車產業。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取消一些不合理的前置性准入審批以允許新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2015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主要由總報告-新形勢下對中國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2014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綜述、中國汽車產業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戰略措施、中國汽車產業政府管理的效能分析四部分組成。■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