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當地人孜孜不倦保護文物


放大圖片

■賈和普女士在觀景台拿着「二十四道拐」抗戰歷史圖片。受訪者供圖

「從小就知道『二十四道拐』,也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沒覺得它很神秘,直到讀了戈叔亞的文章。」晴隆人陳亞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2002年4月5日,他像往常一樣在報刊亭買了一份《貴州都市報》,被《雲南史學家破譯貴州「二十四道拐」》這篇報道深深吸引了,他邊走邊讀,走到辦公室時已經仔細讀了兩遍。

從那以後,陳亞林開始研讀各種史料,收集關於「二十四道拐」以及美軍駐晴隆時期的一些老照片,在當地,儼然成為「二十四道拐」的代言人。他說:「這幾年我平均每天都要去一趟『二十四道拐』,外面來的客人基本都是我接待的,但我從來沒有覺得厭倦。」

陳亞林起初在晴隆縣文管所工作,後來調縣委宣傳部,但他的工作從沒離開「二十四道拐」。2006年,「二十四道拐」成功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材料係陳亞林一手撰寫。而矗立在「二十四道拐」每一拐的碑,都是陳亞林向上級部門申請資金修建的。如今,他更是自覺肩負起對外宣傳「二十四道拐」的職責,他保持每天在個人空間發表一篇關於「二十四道拐」的日誌或圖片,引來許多人回覆和點讚。

七旬美國婦專程參觀

說起「二十四道拐」,讓陳亞林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來參訪的美國人。去年2月18日,那天下着雪,一個開旅館的朋友告訴陳亞林,店裡來了一個美國人,說是來看「二十四道拐」的,陳亞林馬上趕過去,帶着這位71歲的美國人賈和普女士上了「二十四道拐」。她說:「我專程到晴隆,是想親自看一眼這條神秘的雄奇險峻的抗戰公路。」

相關新聞
記者手記:品質高尚 可敬可佩 (2015-09-05) (圖)
遺願中俄友誼長存 (2015-09-05)
周恩來鄧小平接見 (2015-09-05)
殘酷活人實驗 激起抗日意志 (2015-09-05)
前蘇聯女空軍 無悔援華抗日 (2015-09-05) (圖)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2015-09-05) (圖)
四次夜襲敵營 殲日軍逾六千 (2015-09-05) (圖)
生活簡樸家財薄 愛國情懷留後人 (2015-09-05) (圖)
毛澤東親簽光榮證贈將軍家屬 (2015-09-05) (圖)
打虎猛將趙登禹 大刀威名喪敵膽 (2015-09-05)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2015-09-05) (圖)
當地人孜孜不倦保護文物 (2015-09-05) (圖)
美軍修彎護坡 改善行車條件 (2015-09-05) (圖)
晴隆遺址公園下月開放 (2015-09-05) (圖)
貴州「二十四道拐」見證中美聯合抗日 (2015-09-05) (圖)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2015-09-05) (圖)
花絮:全體唱國歌 團員做足禮儀 (2015-09-05)
民調:僅25%港青對抗戰史認知理想 (2015-09-05)
港各界觀禮 籲珍惜和平盛世 (2015-09-05) (圖)
特稿:老兵方隊服飾度身訂做 (2015-09-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