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利嘉閣地產廖偉強預料,9月樓市成交量將隨業主減價而回升。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昨日表示,股災對樓市的影響正逐步浮現,滯後效應雖令8月指標屋苑樓價仍有輕微升幅,惟隨着成交呆滯,逼使部分業主降價,料9月樓價將難逃輕微回吐的命運。綜合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所得,8月份全港50個指標屋苑的加權平均實用呎價報12,216元,較7月的12,142元微升0.6%,為連續第五個月錄得升幅,與成交量連挫兩月的走勢背馳,且情況越見加劇。
回顧各區樓價,8月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區指標屋苑造價全線續升,當中以九龍區升勢較顯著,該區21個指標屋苑上月加權平均實用呎價報13,245元,按月平均上升1.1%,成為三區之冠;港島區8個指標屋苑加權平均實用呎價報15,527元,升0.5%;至於新界區的樓價升幅最少,該區21個指標屋苑上月樓價平均只微升0.2%至每方呎10,278元。
列入觀察名單的50個指標屋苑當中,上月樓價報升的指標屋苑增加至37個,佔整體比率達74%,當中以馬鞍山銀湖.天峰、九龍灣德福花園、太古城及紅磡海逸豪園樓價的按月實質升幅較為顯著,上月分別錄得5.1%、4.7%、3.9%及3.6%的實質升幅。至於樓價報跌的指標屋苑則有13個,當中跌幅較顯著的屋苑包括青衣灝景灣、荃灣愉景新城及鴨脷洲海怡半島,實質跌幅分別為7.3%、5.9%及5.6%。
交投創兩年低位
交投方面,由於股市越跌越深,加上新盤更四出爭奪購買力,導致8月全港50個指標屋苑僅錄410宗二手成交,較7月的616宗進一步大跌33%,除創今年新低外,亦平2013年9月以來的24個月(兩年)低位。
廖偉強指出,市況淡薄下,不少買家均期望壓價至少10%或以上,惟大多業主持貨力強,議價空間有落差,致令樓市出現量跌價漲的乾升現象。不過,綜觀近兩周,發展商亦漸釋出減價推售新盤的訊號,面對淡市及新盤的雙重夾擊,二手業主割價求售個案將陸續增加,預期會令9月指標屋苑樓價出現約1%的輕微跌幅。至於成交量隨着業主減價刺激交投,9月成交量反而或有微量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