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清華科技園孵化的3D打印機智能應用及創意教育開發企業O.ME簽約活動現場。 吳冕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冕、實習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中國以巨大的市場潛力一直吸引着眾多海外創業者投資,隨着中國政府全方位佈局「雙創」,各方創新潛能和創業熱情不斷釋放,國外科學家頻向中國創新創業企業伸來橄欖枝。2006年物理諾貝爾獲獎者喬治.斯穆特博士昨日在京出席「全球化視覺下的創新與創業」論壇,並與內地企業啟迪控股--清華科技園孵化的3D打印機智能應用及創意教育開發企業O.ME簽約,以2,000萬元人民幣投資中國內地技術,與中國的創新創業企業開展真正的合作。
2000萬投資中國創新企業
斯穆特表示,此次斯穆特簽約O.ME,主要是看中了3D打印在科教領域、醫療領域及工業領域的智能應用潛力。據了解,3D打印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生產技術,屬於「增材製造技術」,相對於傳統製造技術的「減材製造技術」具有製造成本低、生產周期短等明顯優勢,可以製造傳統方式無法加工的奇異結構,尤其適合動力設備、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產品上的關鍵零部件的製造,在醫療、建築、製造等行業的應用領域想像空間無窮。
此前,3D打印技術由於個性化、小批量和高精度等優勢已率先在醫療領域獲得應用上的突破。根據美國AmputeeCoalition的統計,美國正有約200萬人在使用3D打印假肢和牙齒。在我國部分大醫院,也已經引入3D打印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