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影評:烏克蘭印度低成本佳作


放大圖片

■《性本無言》

文:張錦滿

Movie Movie頻道有句英文口號「看電影,認識世界」,我很欣賞,也很認同,我看電影便是為了這個目的。

烏克蘭電影我從未看過,難得有部《性本無言》(The Tribe)在香港上映。對國際新聞敏感的人都清楚,烏克蘭受制於俄羅斯,拍電影難有創作自由,想表達內心的話,便要通過狹縫來表達,而第一次拍長片的40歲導演Slaboshpytsky,描寫聾啞學校青年學生,全以手語來溝通,全片沒有對白。

此片連旁白、字幕都沒有,明顯要避過政治審查。作者創作「無字天書」,審查員便連剪一刀都沒機會,甚至欲禁也無從入手。很奇怪,本地未有文章提及此點,反而說導演賣弄,甚至剝削演員,我不禁語塞。

到過烏克蘭的朋友告訴我,當地政經情況不容樂觀,不難理解此片所涉及的社會黑暗面,令人心寒。聾啞學校當然是比喻社會,那裡有幫派,做各種犯罪勾當。想像不到的是,男生當馬伕,帶女生賣淫,其交易是在跨國貨櫃車上進行,叫人大開眼界。

此片無聲演出,一來風格化,二來更突出其社會黑暗的程度。片中有場墮胎戲,現場環境簡陋惡劣,少女在原始情況下接受手術,叫人吃驚。全片無對白、無文字,產生強烈反差效果,震撼觀眾。

導演看世界的眼光卻非完全冷酷,片中亦有溫暖場面。馬伕戀上妓女,聾啞男女在鋪紙皮的濕冷硬地上做愛,名符其實是相濡以沫。影片結尾,聾啞男脫離惡劣環境,以暴力虐殺來個江湖了斷,然後再上路,繼續浮遊人海裡。

這部電影其純粹程度絕無僅有,比默片有過之而無不及,在2014年康城影展,連奪影評人周最佳電影大獎等三個獎項。

轉過頭看印度27歲導演塔哈尼第一部作品《開庭》(Court)(香港譯名改為混水摸魚的《我要真普選》),他不單勇奪威尼斯影展最佳新導演,更從「地平線單元」評審主席許鞍華手中接過最佳電影獎。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法庭戲,相當風格化,確具資格入圍國際影展。注意,片中的法庭相當街坊,多審理瑣碎案件,平易近人,非嚴肅悶片。導演很有興趣以法庭所審訊的小事件,來反映印度社會實況。

影片有針對法庭荒謬之處,其中兩宗案件涉及政治、冤情。阿伯在街頭唱歌,嘲諷政府幾句,卻被拉到警局,被誣告以歌曲來教唆他人自殺。

此部低成本作品,製作簡單,可貴在意念,一個坐滿二、三十人的法庭,連鏡頭位置也固定了,卻拍出可參加國際影展之作,讓世界各地影迷關心印度社會,很讓我欣賞。

烏克蘭和印度電影比香港電影的成本更低,卻拍出佳作,並獲得國際認可、在世界各地上映,本地導演真要反省一下。

相關新聞
沈旭暉 只盼更多港人 能有國際視野 (圖)
香港中樂團為陝西孤寡老人送暖 (圖)
百家廊:浮生記趣
雙城記:話劇皇后的最後一次登台(續)
此山中:樂在當下山口百惠 (圖)
隨想國:一天該吃幾頓飯?
演藝蝶影:莎士比亞日之一
翠袖乾坤:栩栩如生
古今談:發明無人飛機可成富翁
《海街女孩日記》 重組家之記憶 (圖)
新戲上場:《珠峰浩劫》向極限挑戰 (圖)
影評:烏克蘭印度低成本佳作 (圖)
視事追擊:《Fear the Walking Dead》補白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