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環街市被拖累多年只能「簡單活化」。梁祖彝 攝
中環街市空置逾10年,其間因司法覆核等問題令工程遲遲未能展開,加上建築技術困難,原有「漂浮綠洲」方案造價最終上升兩倍。事實上,本港過去多年亦曾有多個基建項目因有市民企圖透過司法覆核阻止工程上馬,不單拖延工程進度,更導致成本上漲而嚴重超支。
近期的星光大道及尖沙咀海濱進行大規模翻新及擴建工程,已有市民入稟法庭司法覆核政府決定;機場擴建三跑的決定亦不斷遭市民申請司法覆核挑戰。機管局預計,三跑工程每延遲一年展開,造價將上升72億元。
2013年的大埔龍尾灘興建人工泳灘的工程遭「守護龍尾大聯盟」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政府取消或暫時吊銷工程所需的環境許可證,現時無論是人工泳灘或保育工程都未展開,案件將於明年2月23日及24日審理。
2011年,居住於東涌的六旬老婦朱綺華申請法援,向高等法院就港珠澳大橋環評提出司法覆核,最終高等法院判政府敗訴,導致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被迫延遲動工,預計延誤導致香港段工程費用增加約88億港元。外界質疑,婆婆的學歷不高,為何熟悉法律,事後公民黨被踢爆原來是官司的幕後黑手。
港府於1998年提出興建、原定2010年完成的中環灣仔繞道填海工程,卻因司法覆核拖延多年,延至預計2017年才建成,造價亦由上世紀90年代預計的80億元激增三倍半至2013年修訂的360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高達80億元。工程原本期望紓緩港島道路網的擠塞情況,保護海港協會卻於2003年質疑工程填海面積過大,首次引用《保護海港條例》提出司法覆核,與政府互有勝負,至2008年港府就填海範圍重新諮詢公眾,爭議才告一段落。
■記者 文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