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鍾凱在蕪湖長江二橋項目工地上進行測量工作。
有這樣一群「90後」,他們既不喜歡喧鬧繁華的大都市、也不了解當下流行的趨勢;他們既不愛喝罐裝可樂、也完全不「感冒」明星。他們是每日追着日月星辰奮力奔跑的年輕人,卻非天文愛好者;他們在海的那邊山的那邊辛勤快樂地勞動着,卻也不是藍精靈。他們是漸漸活躍於中國橋樑史舞台的新一代,是甘於寂寞、披着月光,擁抱着橋樑夢的追星人。在中鐵一局負責的安徽蕪湖長江二橋的項目工地上,在這支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隊伍中,舉目皆是一批稚氣未褪卻胸懷志氣的「別樣90後」。■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安徽報道
剛畢業參與項目的鍾凱看起來陽光又活潑,他說自己從小受到表哥熏陶,非常喜歡土木工程,於是湖南省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一畢業,立刻選擇奔赴工地。「早就知道又苦又累,風餐露宿的,不過誰讓我喜歡呢。」談起自己在做的工作,鍾凱洋溢着一臉幸福。
工地鍛煉心性秉性
每天與水平方向值、垂直角 、斜距、氣壓、觀測數據等打交道的測量工作,需要耐心、細心、恒心和強大的責任心,這對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無疑是種精神上的挑戰。不過,鍾凱並不把這看做難關,反而以此為樂。「我覺得年輕人就應該多磨練、多吃苦,去去校園裡的浮躁,工地上的一年讓我受益匪淺,從心性到秉性都得到了修煉。」
不僅如此,鍾凱還是工地上的「漫畫小王子」,曾經以一組「光頭強在工地」的漫畫成為安全宣傳月最大亮點。「我希望借此提醒大家注意工地安全的任何一個小細節。」鍾凱邊展示自己的漫畫邊笑稱,「沒啥大道理。」
橋墩的風像刀劃過骨頭
與鍾凱不同,跟他一起畢業來到蕪湖長江二橋的林俊安卻十分羞澀。來自雲南的他有雙漂亮的大眼睛,膚色黝黑,不善言辭,卻絕對是個悶聲幹大事的角色。為了縮短大家的工作時間,經過反覆測試研究,他成功創立了體外錨綁導管置換方法,足足使1天半的工期縮短至半天,翻了三倍。在時間就是金錢的橋樑架設中,這一創新既節省成本又提高效率,還以更少的失誤提升了精準度,可謂一舉三得。
站在橋上測量或在樑場加工鋼筋時,反覆檢查數據或數控化操作時,是安靜甚至寂寞的,除了耳邊機器單調的轟鳴,就再無其他陪伴。鍾凱跟林俊安均表示,3月開工時,在橋墩上一站就是一天,真是應了那句網絡流行語--「孤獨寂寞冷」,凜冽的風像刀一樣劃過骨頭,「穿再厚都沒用,冷到骨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