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歐羅有機農場負責人黃如榮,擁有40多年農耕經驗,是香港傑出有機農夫及RoadShow綠星級環保大使。
歐羅有機農場位於錦田大江埔村,面積約15萬平方呎,相比初成立時的5萬平方呎,已翻了幾倍。黃如榮自小已知田裡事務,其父母都是農夫,但讀大學後就離開。後來他逐漸認識到一個社區有責任負擔自己的糧食需求,5年前毅然轉行,全身投入有機耕作。黃如榮結合生態旅遊及資訊科技等元素,成功建立能持續運作及擴充的生產型農場,致力推動農業的長遠發展。
引用訂購應用程式 建立營銷網絡
傳統農夫重耕作,市場銷售相對薄弱,有機菜滯銷情況時有出現。黃如榮就看到香港本地有機菜供不應求,問題出在生產者及需求連接上,同時農民亦要保持產品靈活性及新鮮感,如以不同作物配搭銷售提升產品吸引力。他又指農產品除食用外亦有其他附加價值,如消費者認識或見證農夫背後工作,甚至親自參與種植和採收,附加價值就更易被認可,而農夫亦更易收回成本。
開業一年左右,他看準智能電話興起,推出訂購應用程式,跟上潮流之餘亦填補電話定單缺口,相關銷售金額佔農場總銷售額由運作頭三個月不足10%躍升至現時近90%。農場為滿150元定單提供免費送貨,覆蓋港九新界鐵路沿綫,黃如榮指送貨讓農場接觸更多客戶,建立品牌口碑,是推廣策略中重要一環。
現代有機農夫 冀起動香港農業
黃如榮並不是頭頂烈日的傳統農夫,歐羅有機農場又提供種植班、旅行導賞、專題研習等服務,又在周日參加各區農墟及商場展銷,務求拓展銷售渠道之餘推動消費者教育。他最近更成為香港有機生活社社長,這組織致力協助行家增加有機菜銷售渠道,處理農友的租田問題,還計劃成立民間農業園。黃如榮坦言,做這些工作,是希望讓社會人士明白,農業「搵到食」,可養妻活兒,吸引多些人入行,把香港的蔬菜自給率由目前的2%提升至10%
本地農友及養殖戶即使有心在香港從事糧食生產,仍要面對高地價及人工成本,政府對本地農業支援不足等問題。近來政府開始檢討農業政策,他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政府重視業界意見,長遠對業界有利。他寄望政府多關注農業、完善政策的落實、推動本土有機農業發展,更大地幫助農夫,香港的農業發展便能夠重新起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