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持有國。 資料圖片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 戴道華
9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截至今年第二季的全球官方外匯儲備數據。不同尋常的是,IMF首次在公佈全球官方外匯儲備數據的同時,發佈一份名單列出向IMF披露官方外匯儲備構成,並同意IMF向外披露名字的經濟體。當中G20成員僅印度、印尼和沙特阿拉伯不在該名單上。中國首次出現在該份名單之上。
之前中國定期公佈外匯儲備總規模,但未披露幣種構成。由於中國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去年底38,430億美元),不披露就令IMF有關統計有所欠缺。去年底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總額117,597億美元,但只有61,908億美元IMF知道其幣種構成。
有助推動人幣國際化
中國為何選擇向IMF披露外匯儲備幣種構成呢?相信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另一步驟。中國不向IMF披露外匯儲備幣種構成相信不會對人民幣國際化構成很大障礙,也不會負面影響人民幣納入SDR的努力,但若選擇披露的話就可贏得更多支持和信任,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積極意義,因其有助增加透明度與市場化程度,與中國進一步對外國銀行、主權基金等開放在岸市場的措施相互配合。
太透明或致匯率波動
IMF收集成員國自願提交的外匯儲備數據,匯總後按季對外公佈總量和幣種構成,但各成員國幣種構成在IMF以外層面仍予以保密。中國的披露只限對IMF,外界如欲了解還是要靠本身推算。目前只有少數央行如瑞士銀行自願向全球定期披露其外匯儲備的幣種構成。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持有國,佔比差不多達到三分之一,如果其幣種構成被披露,每當其出現變化的時候會引來外匯市場跟風操作,可能加大涉及貨幣匯率不必要波幅,高透明度未必是對市場最為有利的。
同理,中國如果全面向IMF披露幣種構成,市場參與者就可較為準確地推算其組合構成,也會對IMF的統計造成巨大影響,令披露前後的統計可比性大大降低。IMF聲明指中國只作部分披露,即只披露一個一定規模的具代表性的投資組合的幣種構成,之後會逐漸增加披露,在兩三年時間後才完成整個組合的披露。
根據IMF的統計,今年第二季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為114,597億美元,當中已披露幣種構成的外匯儲備大幅增加6,048億美元,其中美元、英鎊、日圓、瑞士法郎、加元、澳元、歐元和其他幣種增量的佔比分別為60.0%、12.5%、0.2%、0.4%、2.5%、3.6%、17.4%和3.4%,假設這一增量全部來自中國的披露,就顯示中國外匯儲備當中美元佔比大約為六成、其他6隻主要貨幣加總佔比約為36%。不過,當季除日圓兌美元有近2%的貶值以外,其餘5隻主要貨幣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值,在換算成美元統計時會在賬面上推高該幣種總額。據此,推算中國外匯儲備當中美元的比重應該略高於60%。
總體而言,在第二季度全球已披露幣種構成的官方外匯儲備當中,美元、英鎊、日圓、瑞士法郎、加元、澳元、歐元和其他幣種的佔比分別為63.8%、4.7%、3.8%、0.3%、1.9%、1.9%、20.5%和3.1%。中國所持有的美元、日圓和歐元的比重可能略低於全球央行平均持有水平,持有的英鎊、加元和澳元比重可能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其中英鎊的持有比重就較為顯著地高於全球平均。■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