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昨日根據行政長官梁振英的建議和提名,委任楊偉雄出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備受反對派阻擾的創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楊偉雄提出了未來九大工作重點。希望創科局不負社會和業界期望,盡快推動落實可行的科技產業發展策略,務實進取,早出成績。立法會各黨派和社會各界更應以創新思維支持創科局工作,為創科產業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令香港創科產業急起直追,後來居上,取得新突破,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帶來新氣象。
隨着科技急速發展,創新科技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可以令經濟更多元化,實現產業升級,是全球發展大勢所趨,是保證香港經濟持續發展的正確路徑和重要動力。香港創科局的成立一再被反對派在立法會拉布狙擊,拖延了整整3年。缺少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部門統籌推動,香港創科業發展已經錯失先機,明顯落後於周邊競爭對手,令港人扼腕嘆息。如今創科局突破重重阻礙成立,創科局局長更提出9項大計,振興創科業,幫助香港在世界創新科技界分一杯羹,為市民特別是年青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社會各界期望創科局能大展拳腳,為香港帶來實實在在的創新紅利。
創科產業不同於傳統產業,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知識密集、資金密集,有自己特殊的發展規律。本屆創科局局長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先聲奪人的成績,創科局未來工作既要有雄心壯志,亦須充分估計困難和阻力。創科局首先應根據香港的特點和優勢,與本港創科業界和工商界充分溝通,為未來3至5年的創新科技產業發展制定藍圖,並在九大工作重點中定出優先次序,挑選出較易取得成果的項目,集中力量迅速落實,開拓出更多新市場、新商機、新職位,讓業界和市民感受到創科局實幹高效,從而更加支持創科局的工作。
縱觀美國、新加坡及內地科研創新成功的經驗,政府和社會各界上下齊心、持久推展是不二途徑。即使是崇尚自由市場的美國,硅谷的成功亦是集合多產業協同發展的效應,科研機構、科技人才和創業基金匯集,互補不足,為硅谷創造有利的科研、產業生態,才能催生出微軟、谷歌等大批科技巨企。香港創科業發展已落後於人,而且面對地價高昂、政府投入力度偏弱、科技創新人力不足等挑戰,更需要官、產、學、研,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打破傳統思維制約,令創科產業取得超越式發展。未來創科局應加強與各政策局協調,在土地、融資、吸引海外人才方面有所突破,社會各界要給予更大的支持和配合,立法會更應放棄拉布阻礙,共同推動香港創科業穩步前行,扶助企業升級轉型,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成為香港發展的新 「引擎」。
(相關新聞刊A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