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月30日,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專家諮詢聯席會議在工業園區開幕。聯席會議針對蘇州工業園區實際發展情況,根據國家宏觀改革政策導向,對開放創新綜合試驗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研究,前瞻性地發現問題,為推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提供工作意見和建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 彭斌 蘇州報道
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據了解,21年來,園區始終堅持中新合作,艱苦創業、砥礪奮進,將原先的一塊低窪地建設成為一座國際化、現代化的新城區,綜合發展指數、集約發展水平、質量效益位居全國開發區前列;21年來,園區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積極開展先行先試,爭創「第一」、「唯一」,以生動的創新實踐和一流的發展業績,成為新時期對外開放開發區建設領域的成功典範。園區在開發開放中,形成了新的理念、新的體制機制和改革創新的意識,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現代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原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表示,當前,中國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時期。國務院批覆同意在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明確要求園區發揮中國與新加坡國際合作優勢,主動對接自由貿易試驗區並積極複製成功經驗,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水平,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創新發展提供經驗。這標誌着蘇州工業園區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同時,我們也應該深刻認識到,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對於國家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內外專家權威探討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楊知評表示,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領導和知名專家,解讀國家宏觀改革政策導向,對開放創新綜合試驗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研究,同時結合國內外前沿性政策動向以及國際國內相關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研究探討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制度框架,為先行先試改革探索提供決策參考。
近年來,園區始終堅持高端引領,率先改革突破,加快轉型升級,去年區域GDP、稅收貢獻、進出口總額分別躍上2,000億元、600億元、800億美元新台階,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68%,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3.35%,人均GDP達4萬美元,園區正在加快成為開放程度高、創新活力強、質量效益好、協調發展優的國際化現代化新城區。
邁向創新發展新征程
2015年9月30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要求園區提升國際化開放合作水平,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排頭兵,更好地踐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園區由此成為全國首個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區域。江蘇省委、省政府也專門出台了《支持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若干意見》。
這些都標誌着園區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邁向了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新的征程。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是國家賦予園區新時期改革發展的重大使命,是國家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多層次開放體系的重要組成,是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決策,是園區加快轉型升級、率先引領示範的重大機遇。(江蘇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