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未來有多間私家醫院落成或啟用,香港護士協會擔心會加劇公院前線員工「出走」至私院。該會批評,公院至今仍未就醫療人員與服務病人訂立明確比例,護士隨時「1個對10個」,形容情況惡劣至「趕人走」的地步。護協建議取消前線醫護首年凍薪制度,配以清晰人手服務比例,提高公院挽留人才的競爭力。
香港護協主席、衛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在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對公立醫院人手流失的嚴重性感氣餒及失望。他指出,現時本港醫療體系為公私營並行的雙軌制,與眾多歐美國家行單一公營或單一私營體制不同,兩個制度並行之下,必令人手向私院傾斜。
他舉例,公立醫院工作量一定比私家醫院繁重,加上私院素來會明確規定醫護人員與病人的比例,但公院至今仍未明確訂立,估計現時一個公院護士隨時需服務10名病人,該比例更會隨人手流失、流感高峰期等因素上升。
籲撤「入職首年凍薪」
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宣佈將投入2,000億元,制定未來10年整體醫院發展大計。但李國麟指出,該計劃側重於發展醫療硬件,對人手等軟件配合甚少提及。雖使政府稱醫護人力規劃即將完成,但仍遠水難救近火,難以解決當前公院人手逐漸流向私院的現象。
擔任逾30年註冊護士的李國麟續說,醫護人手不足問題非單靠輸入海外人手可解決,他質疑港府處理醫護人手不足問題維持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層面,缺乏全面醫療體系理念。他建議醫管局應取消前線醫護首年凍薪制度,再配以一個清晰人手服務比例,讓新晉員工了解其未來就業前景及工作量,提高公院挽留人才的競爭力。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則估計,每年約有數百名醫護人員投入市場,10年後便合共有數千人,加上私人執業醫生多達7,500人,相信可滿足未來醫療人力市場需求。他認為,現時公院人手不足涉及管理問題,「見不到醫管局有過嘗試留人。」
病人組織促適當「添兵」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指出,縱使政府興建再多醫院,若沒有培訓或挽留足夠醫護人員配合以提供服務,仍屬枉然。他指出,醫護人員供應素來不足,人為錯誤等一連串的醫療事故亦充分顯示醫療體系內部人手不足所衍生的問題。
林志釉認為,對不少前線醫護人員而言,公院或是一個踏腳石,「地獄式受訓後跳至工作環境較佳的私院」,預計未來醫護人員必流向私院。他又說,若情況持續下去,公院醫護員工流失加劇,恐防最終受害者將是一眾不能支付私院收費水平的基層病人,故促請政府盡快推出適切的人手增聘計劃,以減低前線醫護人員工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