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志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私家醫生冷待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病人亦同樣對計劃表現不踴躍。有病人組織表示, 過往已有逾十名參加病人中途退出,原因在於擔憂未來脫離公營醫療體系,又強調計劃優點在於便利度,但「當區若只有數名甚至沒有醫生參加,推行亦是枉然」,故認為有必要提高資助額,以增加醫生參與率。有立法會議員承認,私家醫生缺乏參加誘因,但政府若大幅調高資助額以吸引醫生,將造成財政負擔。
林志釉:加資助增參與誘因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近日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雖已有逾數千名病人獲邀參加,但素聞不少病人及私家醫生均對計劃表現不太踴躍,且據他所知,已有逾十名參加病人中途退出,寧願重返公營醫療。他表示,時有病人擔憂參加計劃便等於脫離公營醫療體系,故就算合資格並獲醫管局邀請參加,病人應邀率仍處於低位。
他又解釋,私家醫生向病人提供的藥類亦受醫管局的藥品清單所限,若藥物屬藥單之外,則需自行購買,因此相比之下,不少病人情願選擇可一次過提供不同藥物且價格低廉的公院。
林志釉坦言,計劃最大的優點及吸引之處在於便利度,「病人可以隨時到鄰近診所覆診」,認為參與醫生的多寡十分重要,「就算擴至18區,有再多病人參加,但當區若只有數名甚至沒有醫生參加,推行計劃亦是枉然。」他認為有必要提高參加醫生的資助額,以增加他們參與誘因。
李國麟:擔心造成財政負擔
本身是護士協會主席的立法會衛生服務界議員李國麟認為,由於私家醫生缺乏參加誘因,加上沒有實際參與需要,難單以社會責任吸引醫生加入,但不認為政府會大幅調高資助額以吸引醫生。他強調,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的成本遠較私營低廉,加上現時資助額是當局根據一系列數據成本計算整理出來,若單單因私家醫生不滿意而提高,或會造成一定財政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