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惠州大亞灣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惠州大亞灣區實施「1+7+N」政策體系 力爭新增14家高新技術企業


放大圖片

日前,記者從惠州大亞灣區管委會獲悉,2016年該區將進一步優化「1+7+N」創新驅動發展政策體系,全面實施《大亞灣區關於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及創新驅動七大工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余麗齡、李望賢 惠州報道

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0家

近年來,大亞灣通過政策引導,大力引進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有高新技術企業20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15家。大亞灣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利用國家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放寬高新技術企業的引育認定條件的政策利好,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一是加快研究制定科技補助機制,提高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積極性;二是通過招商引智,加快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三是充分發揮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的作用,選擇創新基礎好、有發展潛力、具備一定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服務體系,加強孵化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後備企業。力爭今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4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企業30家。

據介紹,大亞灣將積極推進企業自主研發平台的建設,推動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普遍設立研發機構,精準篩選一批自主創新試點企業,培育建設國家級、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確保省級以上創新平台數量穩步增長。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自建或聯合社會力量共建更多新型研發機構。將重點推動紫旭公司與IBM公司聯合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學惠州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盡快啟動運行,爭取2016年新增新型研發機構1家,總數達到2家;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台2個,總數達到9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18%。

同時,該區將繼續加強與內地重點大學、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國際組織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建設高水平的產學研基地,爭取每萬從業人員研發人員數量超過100人。在與中山大學聯合建成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的基礎上,日前又與廣東省高智新興產業發展研究院和深圳新材料協會分別簽訂建立惠州分院和惠州分會的合作協議,今年將重點推動2個項目的落戶。

孵化器面積年內達4萬平方米

當前,大亞灣區僅有大亞灣科創園、雲創工場2家孵化器,在創新驅動發展中仍需加快補齊科技企業孵化器短板。

據悉,該區將推動大亞灣區科創園獲得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探索建立「校地共建」「企業聯合共建」多元化孵化器建設模式,支持和引導新材料、物聯網等專業化眾創空間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加快推進科技與金融結合,發揮大亞灣區創業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加快推動「海創基金」的運作,提升孵化投資服務能力,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科技創新,為創新創業活動提供全流程金融支持,建立融合創業指導服務、技術轉移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等的孵化服務機制,優化「科技研發+企業孵化+加速成長+產業升級」四位一體化創新體系。力爭今年新增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全區孵化器面積達4萬平方米、在孵企業數達100家、累計畢業企業數20家。

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增至3.1件

大亞灣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通過集聚科技創新要素與資源,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鏈」融合,大力發展新材料、物聯網、智能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打造以新興產業園為龍頭的「1+N」創新創業園區;提高技改資金的使用效率,圍繞石化產業鏈延伸,電子信息和裝備製造業高端發展,支持企業開展擴產增效、智能化改造、設備更新等技術改造,力爭年底引導2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推動產業向高端發展。力爭到年底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從2015年的13.8件、1.9件,分別增長到17.2件、3.1件,並促進具有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使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4.3%以上。 廣東報道

相關新聞
惠州大亞灣區實施「1+7+N」政策體系 力爭新增14家高新技術企業 (2016-03-28) (圖)
「兩圖工作法」助力大亞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016-03-2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惠州大亞灣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