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財近兩年興起,市場上相關的產品各式各樣,當中也有出現魚目混珠,個別機構借P2P名義進行非法斂財勾當。
據網貸之家統計顯示,截至今年3月,內地累計成立的P2P理財平台有3,984家,但已有1,523家公司倒閉、停業,問題平台佔比高達38%。整治和規範P2P市場已經刻不容緩,目前,國務院牽頭專項整治互聯網金融,組織14個部委召開會議起草與整治工作配套的相關文件,其中細分出七項整治子方案,分別涉及網絡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和互聯網保險等領域。
不過,多數業內人士卻認為,不能因為一批騙子公司的存在而整體否定P2P全行業。盈燦諮詢研究員陳曉俊表示,外界僅從P2P網貸問題平台數量這個單一維度情況就對行業給予負面評價是極不妥當的,雖然停業問題平台佔比上升,但跑路、提現困難現象佔比實則出現下降。
行業正朝着良性方向發展
綜合盈燦諮詢、網貸之家數據統計,2015年5月停業的P2P平台佔比不足10%,但截至今年3月關停的平台佔比近50%,這可以解讀成P2P行業隨着問題平台的停業整體正朝着良性的方向發展,而提現困難的平台從去年5月的佔比超過40%下降到今年3月的不足10%。
泰金所理財顧問李正一向記者表示,年輕人選擇理財產品時,因為專業性知識或經驗未必太強,這時就要注重挑選具有實力背景的金融平台,P2P平台亦是如此,一個正規的P2P公司會有知名機構作為背後支撐者,不怕會發生諸如跑路、失聯等惡性情況。
上海永利寶的理財規劃師表示,嚴格監管P2P市場十分有利正規平台的發展,今年P2P行業將面臨深刻變革,且有望打破過去「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記者 孔雯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