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習近平出席亞信會議第五次外長會議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
本報記者 尹樹廣
「『亞信』好像是一個會議吧。」「沒聽說『亞信』啊!」筆者昨日向兩位媒體同仁發問,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的確,倘掃描當今亞洲地區多邊組織或論壇,我們很可能會先想到「東盟」、「美日韓安保」、「香格里拉」和「上合」等名詞,而對亞洲地緣政治和安全新現實中的後來者「亞信」,知之甚少。但別忘了,「上合」、「G20」和「金磚」等也都是近年才為人熟悉的。今天不重要,並不代表明天不重要。亞洲地區的政治版圖正被一些新角色改寫,「亞信」無疑是其中之一。
「亞信」的倡議者是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1992年,蘇聯解體一年後,這位前蘇聯著名政治家站在聯合國講壇登高一呼,提出「亞信」倡議,但和者寥寥。之後,「亞信」被束之高閣十年有餘。十年後,與哈國同屬突厥語國家的中東大國土耳其,雄心勃勃接過主席國接力棒,但同樣是曲高和寡。直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特別是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俄美關係因烏克蘭危機幾近破裂後,「亞信」機制才煥發生機。2014年,中國擔任主席國,「亞信」發展進入快車道。除在阿拉木圖設立秘書處和定期舉行元首峰會外,「亞信」更通過了共同行為準則,創立了「信任措施合作」模式,初步確立了亞洲新安全觀,「亞信機制」越來越得到區內國家的廣泛認同和支持。「亞信」今天已擴大到28個成員國,甚至美日也不甘「被邊緣化」,申請成為觀察員國。
正向協調合作機制轉變
今天沒問題,不等於明天沒問題。儘管亞洲地區經濟高速增長,世界經濟和政治的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但該區域集中了阿富汗、朝鮮半島、東海和南海等全球最複雜的挑戰和難題,倘缺乏一個類似歐安組織那樣的區域安全體系和解決爭端平台,亞太的長久和平和繁榮就無從談起,今天的經濟奇跡就隨時面臨中斷危險。這是近幾年中俄對「亞信」從態度「消極」,到轉為「積極」的動因之一。更重要的,美國在亞太加速編織遏制中俄崛起的軍事同盟,將日本、菲律賓、澳洲、韓國和新加坡等國作為遏華棋子,遏制和反遏制,包圍和反包圍,努力構建公正合理的亞洲安全架構,因此成為中俄等國的不二選擇。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已得到越來越多區內國家的認同。有理由相信,「亞信」正從理念和安全對話平台,向構建具有協調、合作和解決地區安全挑戰的機制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