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坤志(中)公佈2014/15年住戶開支統計調查及重訂消費物價指數基期的結果。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莊禮傑)港府統計處昨日公佈2014/15年度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發現住屋及食品繼續是住戶最大開支,其中住屋開支比重更創歷史新高,升至34.29%,當中以「中產」受影響最深。統計處副處長梁坤志承認,本港住屋租金處於「高水平」,但指已發展地方住屋開支比重較高,屬必然現象。有經濟學者認為,香港房屋開支比重在全球算是偏高,情況值得關注。
統計處於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調查6,800個住戶全年開支。調查顯示,住戶每月平均開支為27,627元,5年間上升27.8%,主要是通脹所致,扣除物價變動,住戶開支上升3.1%;每人每月平均開支為9,253元,扣除物價變動後,則於5年間升4.6%;住戶住屋開支則在5年間升39.5%,其次為食品升28.9%。
統計處:比重高屬必然現象
統計處又重訂新一個基期消費物價指數(CPI)權數,當中住屋及食品仍佔住戶開支最大比重。住屋開支比重由2009/10年31.66%升至34.29%;食品開支比重由27.45%輕微降至27.29%,其餘7個類別開支比重亦下降。
統計處表示,住屋開支比重見調查以來歷史新高。被問到是否已達「危險水平」,副處長梁坤志指出,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地方,居民對住屋要求較高,因此住屋開支比重較高,屬於必然現象,「本港住屋開支比重與先進國家大城市佔比相若,美國紐約住屋開支比重更高於本港。」
樓市收入同跌 比重未必減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本地房屋開支比重,環顧全球算是偏高,加上CPI包括租金便宜的公屋租戶,實際私樓租金開支比重比現時數字高,有可能達40%。
他預測,本地租金未來會下跌,但指CPI統計市民長期行為,因此認為指數不會大跌,指「30%至35%應該走唔甩。」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乙類CPI住屋權數升幅較高,達3.81個百分點,反映私樓租金過去數年有上升趨勢,佔住戶支出比重較大,情況值得關注,但是否到達「危險水平」,則要視乎住戶能否負擔。
他提醒市民,CPI是反映開支與收入相關比重,即使未來樓市及私樓租金下跌,如果住戶收入同樣下跌,所佔比重不一定減少。
市民食品消費模式亦有變化,基本食品開支比重減少,但外出用膳開支比重稍升;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愈來愈普及,電訊設備開支比重明顯增加。統計處因應港人消費模式改變,更新消費物價指數時,將較少人用的圖文傳真機、租影碟開支剔除,加入智能穿戴式裝置、到會餐飲、陪月服務等項目。
統計處指出,重訂消費物價指數基數後,以新基數計算,過去6個月的通脹率都會輕微下調,其中,上月通脹會下調0.1個百分點,至2.9%。此外,統計處重訂甲類、乙類及丙類CPI對象,分別為5,500元至24,499元、24,500元至44,499元以及44,500元至89,99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