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反對派當前首務是與「港獨派」劃清界線


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特區政府的歡迎晚宴上首次就本土問題講話,直指極少數人打出「港獨」的旗號,這不是本土問題,而是以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張德江一針見血揭穿了「港獨派」的假面目,暴露這些「港獨派」根本並非本土,只是假本土之名行分裂之實。同日,張德江破天荒與包括反對派在內的行政立法兩會議員成員會面,4名獲邀的反對派議員會後稱,今次是香港回歸19年來,他們首次獲安排與中央領導人會面,「肯定」了他們的民意代表身份,是突破性的一步。他們期望日後可設立恒常的溝通安排,讓香港反對派議員與中央官員「近距離接觸」,又引述委員長指,將來願意增加溝通。

這兩件事都指向了一個事實:就是只要反對派不觸碰「港獨」、「分離」的紅線,中央願意與反對派議員保持溝通。始終,反對派議員確實代表了一定的民意,在立法會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任何政府要暢順施政,都不能將反對派完全排斥在外,都需要加強彼此的互動和溝通。這次張德江與反對派議員會面,正顯示中央寄望反對派重返溝通之路。更重要的是,反對派儘管在政治立場上與中央有分歧,但大多數反對派政黨人士都不支持或反對「港獨」,認同「一國兩制」,這正正是溝通的最重要基礎。

相反,近期冒起的「激進本土派」,雖然組成不同、政綱及定位都有不同,但其共通點都是主張「港獨」和「自決」。就如「香港民族黨」開宗明義主張「港獨」;「本土民主前線」也提出「香港建國」的主張,都是明火執仗地鼓吹「港獨」。至於「香港眾志」、香港列陣、「青年新政」等雖然沒有提出「港獨」,但他們所謂「公投自決」,本質上也是一種「港獨」。香港沒有所謂「自決」權力,這些青年組織的所謂「自決」,其實就是指香港有自行決定是否「獨立」的權力。這些立場都是違背基本法、違反「一國兩制」,中央絕不可能接受。對於這些「港獨派」,中央根本不會與他們溝通。

現在反對派正出現新一輪板塊重組,過去激進派與溫和派的劃分需要調整,變成反對派與「激進本土派」甚至是「港獨派」的劃分。凡是主張「港獨」、「自決」的都屬於「港獨派」,他們儘管可吸引一些極端的選民支持,但卻缺乏主流民意基礎,即是這些本土、「港獨」組織只能在有限的蛋糕上互相爭奪。相反,由於「激進本土派」、「港獨派」的出現,將令大批較中間溫和的反對派支持者亟需尋找代理人,如果傳統的反對派政黨能夠適時調整,向中間移動,旗幟鮮明地反「港獨」,倡溝通,與「港獨派」劃清界線,將可與「港獨派」形成明確的區分,有利吸收大批溫和的反對派支持者,這是戰略上的高招,對於香港政局也有利。

現在中央已經為反對派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台階,也表明將來可以繼續溝通,這是彼此開啟良性互動的重要一步,反對派應該積極回應,與「港獨派」一刀兩斷,做不做「忠誠反對派」沒有所謂,最重要是不要做「港獨反對派」、「分離反對派」,令自己走入絕境,也令香港政局更加動盪,這是雙輸的做法,實智者不為。

相關新聞
堅定信心 再創佳績 (2016-05-20)
網議政事:賣「舊腦」疑呃窮人錢 鴿黨區員「千騙萬化」 (2016-05-20)
網民狂砌有人涉呃基層 (2016-05-20)
特首做目擊證人 為財爺闢謠 (2016-05-20)
謝偉俊認「酸葡萄」 喜添祥和減戾氣 (2016-05-20)
撻慰傳媒 (2016-05-20) (圖)
文明基石 (2016-05-20) (圖)
廿四味:反對派當前首務是與「港獨派」劃清界線 (2016-05-20)
張德江「和諧、發展、信心之行」 開啟香港「一國兩制」新里程 (2016-05-19)
拉布拖垮民生基建 盼善用會期趕審議 (2016-05-19) (圖)
特首民望錄兩連升 (2016-05-19)
教院正名料今立會「扑鎚」 (2016-05-19)
會議進度良好 工務周六免開 (2016-05-19) (圖)
政事漫畫:一語產破 (2016-05-19) (圖)
廿四味:徹查「香港眾志」涉嫌非法收取捐款黑幕 (2016-05-19)
香港720萬市民高度關注張德江來港「看聽講」 (2016-05-18)
網議政事:社記示威即籌旗 「本土」眼紅fb互寸 (2016-05-18)
兩派支持者「互咬」 (2016-05-18)
8人涉掛巨幡阻差被捕 (2016-05-18)
廿四味:毛孟靜為什麼不乾脆退黨? (2016-05-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