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黃王慈明:運作暢順好開始

2016-06-27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認為,多隻南下基金反應慢熱,主要是投資者早已透過其他途徑投資內地。■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認為,多隻南下基金反應慢熱,主要是投資者早已透過其他途徑投資內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楚倩)本港與內地基金互認一周年,北上基金銷售遠比內地南下基金受歡迎,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指出,互認基金的銷情與預期相若,因為內地投資者的海外投資渠道主要是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機制(QDII),對作為全球投資配置的投資產品,如香港北上基金有較大潛在需求。

黃王慈明上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自內地「811匯改」後,特別是高增長客戶對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大增。在這段時間推出的三隻北上基金備受歡迎。至於多隻南下基金反應慢熱,她認為,主要是投資者早已透過其他途徑投資內地。南下基金不是嶄新產品,香港已有不少投資內地的相關產品,例如中國股票基金及債券基金,市場不感到新鮮。

望放寬至海外註冊基金

兩地基金互認施行一年,問及對未來進一步開放基金政策的展望,她指出,現時基金互認計劃只容許本港註冊的基金申請認可資格,期望未來可放寬至香港證監會認可的海外註冊基金,亦希望基金公司投資管理的職能可放寬至不限於香港等。

她強調,市場不應只看基金銷情,最重要是計劃推出至今運作暢順,已是成功的開始。基金互認是好事,當局遁序漸進讓內地投資者遂步接觸海外基金產品,慢慢調整有別A股的投資心態。

黃王慈明表示,也明白當局有一定顧慮,始終內地投資者對海外投資不熟悉,未必能夠承受投資風險。包括外國的法規、交收方法、政治氣候等。即使香港與內地同樣使用中文,但在表達上也不盡相同,基金公司需花時間特別製作內地版的產品說明書及推廣資料。

稱兩地可擴寬合作領域

她認為,現時內地基金主要投資內地市場,香港在投資海外方面擁有更多的市場及資產組合等的優勢,上海及香港之間是互補多於競爭。未來兩地還可以進一步擴寬合作領域,例如把投資及顧問服務的後台的工作集中在香港進行,銷售及管理等前台工作交給內地前線人員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