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首屆I·Fly國際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大會」近日在深圳舉行。據悉,深圳航空航天產業實現快速增長,預計至2020年將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隨着深圳機場第三跑道今年開建和深中通道2020年開通, 市場機遇越發增加,致使眾多港商紛紛前來爭奪商機。他們憑借自身的優勢,大力拓展航空貨運、機場客流和航空人才等業務,共同爭奪這一巨大的「蛋糕」。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
隨着全球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的深化,深圳迎來了航空航天產業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政策、資本和技術的推動下,航空航天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藍海」。據悉,深圳經過 30 多年的高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雙引擎。2012年深圳航空航天產業規模約為430億元,而到2015年,深圳航空航天產業規模已達6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產業規模 1,500 億元。與會嘉賓認為,未來航空航天產業將是深圳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打造全球競爭新優勢的戰略行動新增長點。
設機場廿人團隊助運輸
正是由於深圳航空航天產業巨大的機遇,目前許多港商扎堆拓展航空物流、機場客流和航空人才交流與培訓等業務。在深圳機場從事航空貨運業務的東捷運通集團董事長、港人黃鵬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公司在深圳機場設有近20人的團隊,從事包括操作、倉儲、市場發展和資源渠道拓展等工作,而總部設在深圳為的是配合深圳機場和全國其他機場的業務運作和拓展,目前公司業務呈快速增長態勢,年增長超過20%。他表示,2018年深圳機場第三跑道投入運營,加上深中通道2020年開通,深圳無疑將成為華南的物流中心和航空貨運聚集地。未來市場機遇巨大,公司將會因此進行積極佈局和拓展。
中港通董事長陳宗彝稱,公司為港人提供赴內地和內地客從深圳機場來香港旅遊的客流運輸。並已在上海、北京、西安等許多城市拓展客源,目前業務呈平穩發展態勢。隨着深中通道2020年開通和第三跑道的運營,從香港到深圳機場的時間會由目前的35分鐘縮短至不到20分鐘,將吸引數十萬港人前往深圳搭乘國際航班,較目前增長逾倍。因此,巨大的人流湧入深圳會給公司客流運輸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而內地物流快遞巨頭、港企順豐第二架B767-300BCF日前在新加坡完成改裝,已飛抵深圳機場,順豐航空全貨機數量增至31架,在深圳機場為珠三角和國內客戶出口海外提供貨運業務,其業務正呈快速增長態勢。
簽戰略協議增交流合作
據寶安區委書記黃敏介紹,航空航天產業已成為寶安發展的重點產業門類。大空港新城作為寶安的「未來之城」,集齊了全球少有的海陸空鐵立體式交通要素和難得的產業基礎,將優先發展現代物流、臨空經濟及海洋產業等灣區特色產業,建設成為寶安區現代產業集聚核心區和國際化科技創新基地。同時配合大空港新城的建設,吸引航空產業聚集寶安。
此次大會上,寶安區政府、大明五洲航空公司、前海通用航空教育(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航空業協會、順豐航空有限公司、香港博士碩士總會等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各方通過戰略合作協議將進一步加強航空航天產業企業、科技、人才、教育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為深圳市及寶安區引進優質項目。而港商也將憑借着自己的優勢,積極拓展深圳航空航天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