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長和系主席、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李嘉誠昨日出席汕頭大學畢業禮時勉勵青少年,在全球局勢變幻不定、經濟不穩的大氣候下,要成為未來的想像者及問題解決者。他又說,最害怕是主觀、因循的「心向」,強調對閉塞傾向要時刻高度戒備。他指出,謙遜的學習態度、懷抱悲天憫人的心懷,以及有協變力的社會,是脫穎而出的「三個心法」。
李嘉誠致辭時指,濫竽充數已經沒有市場,沒有解決方案的雄偉願景更是「有毒組合」,「不過,貽誤資源、時間仍未算最可怕,最可怕的是主觀、因循的『心向』」。他又提醒青少年要對「閉塞傾向」保持高度戒備,而「功能凝固」及「慣性定向的惰性判斷」是走向未來的障礙與負累。
他又說:「錯誤的政策或計劃,只會把未來困鎖在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迷惘中。」
恐懼變動力 做困難解決者
他指出,雖然科技創意帶來高增長機遇,但世界依然困擾重重,環境難以持續,不公平、不公正、不安、焦躁處處,令人畏懼。
他促請大眾把恐懼轉化成動力,成為未來的想像者及困難的解決者,承擔各種不可能的挑戰和任務,不輸風雨。
李嘉誠又向畢業生分享脫穎而出「三個心法」,第一是必須不斷強化謙遜的學習態度,「當人工智能讓機器也有觀察力和邏輯力時,心智、心像力是你擁有洞見,有先見之明潛力的關鍵」;第二是有協變力的社會,「科技是高增長的基石,人才創意是發動機,社會的包容是燃料,三者合一,方能讓新觀點引向新洞見,讓社會升級增值和建構協變力,才可享受連續鏈良性循環的紅利」;最後是悲天憫人的心,「在理想大道上趕路時,希望你們有悲天憫人的心懷,不要忘記有能力幫助別人是福分。」
近患小病 悟何謂「福氣」
另外,李嘉誠透露近日患了一場小病,對「福氣」一詞有真切領悟。他在家休息期間,迷上了在虛擬世界抄經,迷上唐代書法家懷素的狂草,「虛擬空間裡真爽,筆鋒意連,生生不息。」
盼中華民族變得更美好
他最後說,感謝大家對他的厚愛,親情友誼關懷的珍貴,「從前種種,易上心頭,一切毫不容易,但我沒有嘆息,我始終是個快樂的人,因為我作為一個人、一個企業家,我盡了一切所能服務社會。」他更祝願畢業生在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的過程中,活出成功、豐盛、快樂和充滿尊嚴的人生,「期待中華民族因為有你而變得更美好,人類因為有你而增加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