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尹妮)訪港旅客是香港旅遊業的重要命脈。但旅發局昨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整體訪港旅客為445.3萬人次,按年下跌6.4%,是連續第十二個月下跌。當中內地訪港旅客按年下跌8.3%至332.3萬人次,跌幅較4月份明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相信,數字下跌與去年4月份起停發「一簽多行」措施有關,當日往返的內地旅客相應減少,一年後的今日措施效應浮面。
他續說,非內地過夜旅客人次按年增長3.9%,加上今年下半年本港國際盛事連連,若能保持升勢則對香港旅業起提振作用。
旅發局昨日公佈最新訪港旅客數據,今年首5個月整體訪港旅客為2,287.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8.4%,其中內地旅客跌11.8%,非內地旅客則升3.9%。香港旅遊促進會執行董事崔定邦相信,5月份訪港內地旅客減少是因為內地旅行社轉變推銷對策,力推日本及韓國旅行團所致,如在深圳出發的韓國旅行團費用約港幣3,000元,吸引不少內地旅客到當地旅遊。
不過他預料,7月至8月情況會有所改善,期望能在暑假期間止跌回升。
數據亦顯示,5月份過夜旅客按年跌幅2.7%,當中內地旅客按年下跌6.3%,但東南亞等短途市場旅客則按年升4.3%,其中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均錄得升幅。
姚思榮表示,東南亞過夜旅客上升是基於香港酒店價格按年下跌20%,「有的酒店更跌至200元至300元一晚」,變相增加旅客在港過夜的誘因。
他續說,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跌幅逐步收窄,只要香港不要再出現反對內地旅客的情緒,相信訪客人次會能在暑假平穩回升。
姚思榮建議當局除了加大力度在海外宣傳,更要努力開發新式旅遊產品,如生態旅遊及深度遊等,以吸引更多個人遊旅客來港,拉闊旅業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