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深空探火星 性能勝美10倍 港學者可申用
2016年7月3日上午,隨着最後一塊三角形反射面單元順利安裝,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全名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主體工程在中國大西南深山中的貴州省完工,即將進入測試調試階段。這個經過長達22年設計建造的巨型「天眼」,綜合性能比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提高約10倍,將參與火星及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成為人類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及「地外文明」的利器。在後續應用中,香港科學家有望獲得等同於內地科學家的申請使用機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貴州大窩凼報道
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FAST工程現場昨日上午響起隆隆鞭炮聲。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台長、FAST工程總經理嚴俊的一聲令下,第4,450塊反射面單元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標誌FAST主體成形。
口徑500米 30個足球場大
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在FAST建成以前,世上已存的最大射電望遠鏡有兩個,一是號稱「地面最大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另一是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鄭曉年表示,FAST建成後的靈敏度將比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提高約10倍,綜合性能將比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提高約10倍。FAST有望在未來10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看到宇宙邊緣 聽得月球聲音
「FAST望遠鏡可以聽到人在月球上打手機,」鄭曉年以此形容這台望遠鏡的強大性能。射電望遠鏡最重要的指標參數就是靈敏度,理論上說,FAST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於宇宙的邊緣。FAST還能監聽到一些太空有機分子發出的獨特電磁波,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和外星生命。
FAST工程辦公室主任張蜀新向本報透露,將成立一系列機構,包括科學委員會、用戶委員會等。科學家需向科學委員會提出使用申請,明確研究內容、目的、方法等,通過委員會評審後方可進行。FAST將對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也會遵循國際慣例,優先選擇本國科學家的項目,而香港科學家有望獲得與內地同等的機會。「很多香港科學家擔任內地科研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他們有很大的申請獲批機會。」張蜀新說。
工程預計9月竣工,進入測試調試階段。依照規劃將被應用於尋找和研究宇宙中的脈衝星等方面,為中國火星探測等深空研究奠定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