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訪談 > 正文

「若能轉物 即是如來」

2016-07-05
■印順法師表示,世人需要珍惜眾緣和合的因緣。 記者熊君慧  攝■印順法師表示,世人需要珍惜眾緣和合的因緣。 記者熊君慧 攝

在5月公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4》中,深圳綜合經濟競爭力在294個地級以上城市位居榜首,香港、上海屈居其後。在這個高速發展的年輕城市,弘法寺面對的信眾無疑是在商業高度發達的社會中面臨最多問題的群體之一。如何處理自己與物質的關係?如何在充滿變革的時代保持內心的寧靜?印順大和尚以佛門泰斗本煥長老的修行經歷和對他度化的故事,讓信眾要學會珍惜眾緣和合的因緣,活得從容自在。

在講述「自己與物質的關係」時,印順法師說,30年前深圳只是一個小漁村,30年後變成了國際大都市。每個人都在建設這座城市,卻往往忘了建設自己的內心。他認為,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人們一路狂奔,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但發現幸福越來越遠,煩惱卻與日俱增。

不應為物質所困

印順法師以狄更斯的《雙城記》開篇的話來形容這個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印順法師說:「毫無疑問,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偉大的時代也必定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一個變革的時代也一定是一個充滿了動盪的時代。這種動盪不只表現在我們的外部世界,也表現在我們的內心。」他以荀子與象牙的典故為例,希望大家能意識到「自己與物質的關係」。他勸導世人,「對待物質的態度應該是為我所用,而不是被它所困。所以佛教講,若心被物轉,即是凡夫眾生,如能轉物,即是如來。」

印順法師講述了恩師本煥長老給他每天佈置的功課《普賢行願品》的故事,闡釋「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他老人家每天早上也是三點鐘起床,誦經誦到七點,晚上從八點鐘,誦經誦到十點,所以他要求我每天,最少要誦十遍《普賢行願品》。誦讀《普賢行願品》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你不用捨棄你當下的一切,你可以在工作中、生活中,來成就自己、圓滿自己。」

印順法師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世人,需要珍惜眾緣和合的因緣,才能夠活得從容自在。同時還要把取得一切的成就,與你身邊的人來分享,要回報給整個天地萬物,一切有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