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下個人跳水生涯第五塊奧運金牌的「90後」姑娘陳若琳,在10米跳台項目上堅持了10年。作為奧運會「三朝元老」,傷病和體重的上升令她的跳水之路無比艱苦,但這些都阻擋不了她追逐奧運的夢想。江蘇跳水隊領隊顧金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陳若琳也會突然坐起來,比劃跳水動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 田雯 南京報道
走進南京體育學院,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梧桐林立的奧運大道,兩側樹立着15位奧運冠軍的領獎照片及事跡,陳若琳也在其中。道路盡頭左側的跳水花泳館,是江蘇省跳水隊的訓練基地、陳若琳在江蘇期間的訓練場所。
「陳若琳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連續三屆參加奧運會,是因為她有着頑強的毅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越是大賽,她越能沉着冷靜。」顧金鳳這樣評價陳若琳。
全運會高燒 不放棄比賽
2009年全運會,陳若琳參加了10米跳台單、雙人兩個項目,在單人比賽奪冠後的第二天,由於身體疲累、不適應當地氣候,陳若琳發了40度高燒,甚至出現抽筋的病狀。顧金鳳讓她去醫院治療,放棄比賽。可陳若琳堅持要參賽,顧金鳳拗不過她,只好找醫生開藥,讓她在運動員村臥床休息。
「我陪了她兩天,晚上睡覺也在她跟前,她睡到半夜,突然就坐起來,手上在做跳水動作,可是卻叫不醒她。第二天問她,她自己全然不知。」顧金鳳表示,這說明陳若琳把訓練的內容深深地印在了腦子裡,睡覺還在想動作,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在夢中練習了。
「鐵打的若琳 流水的搭檔」
據顧金鳳介紹,對於跳台項目來說,身材矮小、體重輕的運動員比較佔優勢,胖了會壓不住水花,因此隨着成長,不少跳台運動員會轉向跳板。但陳若琳在10米跳台項目上堅持了10年,控制體重也成了她的必修課。對於冰淇淋、蛋糕等對女孩來說極具誘惑的零食,她只能「管住嘴」。「她非常有毅力。」顧金鳳強調,運動員怕苦怕累的話,自身條件再好、再怎麼有天賦,都沒有用。
女子跳台是中國跳水隊人員更新速度最快的項目,與陳若琳同時間進入國家隊的賈童、蔣李雙等早已退役,北京和倫敦奧運會上她的搭檔也不是國家隊主力了。今年她搭檔劉蕙瑕,第三次征戰奧運會。陳若琳的爺爺唐詩說,「大家都說,鐵打的陳若琳,流水的搭檔。她摔過兩次,手骨折,身上也有其他傷病,但她都不放棄。琳琳堅持到現在真的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