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生物科技、製藥指數今年以來出現調整,讓不少醫療題材基金失色,然而根據統計,美國製藥產業平均每位員工的研發支出約為13萬美元,位居各產業第一,相當於製造業平均值的12倍,業者對研發的投入,使美國製藥及生物科技公司成為全球最具創新研發能力的公司,醫療產業整體盈利能力仍佳,投資者不妨把握機會逢低佈局。 ■保德信投信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美國平均一項新藥的研發成本為26億美元,且平均每十項新藥中,僅二項藥品有望回收研發成本,而每項新藥平均需要投入十年以上的時間研發;在進入臨床實驗第一期以後,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的機率僅約為12%,新藥研發的進入障礙之高,可見一斑。
製藥每員工研發支出百萬
附表顯示,在美國各主要產業平均每員工的研發支出,前五名為製藥:13萬美元(約101萬港元);化學4.94萬美元;半導體:4.64萬美元;電腦電子:4.08萬美元;航太:2.33萬美元。
江宜虔指出,全球主要新藥研發公司營收多來自美國市場,美國藥價及醫療相關政策改變,將直接影響創新藥品研發業者的營收及盈利表現,因此,近期美國針對藥價議題的討論格外引起矚目,預期未來政策上,仍將傾向鼓勵研發創新,在自由市場運作下,高研發成本必然導致高藥價,有利醫療基金的後市表現。
為掌握全球各地醫療保健產業增長的機會,江宜虔在操盤上,鎖定大型製藥廠,投資增長預期優於產業平均,且在生物科技藥品及新興市場較多佈局的公司;此外,也投資新興市場國家,及已開發國家中學名藥普及率尚低的國家,包括日本及部分歐洲學名藥公司。(以上投資比例將根據市場情況而隨時更改)
醫療產業具長線增長前景
江宜虔建議,近期全球醫療生化產業股價評價持續下滑,然而該產業具有較佳的增長預期,因此,醫療基金仍值得長期投資,投資時間可設定至少一到兩年,在基本面撐腰下,醫療基金下半年反彈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