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就中國近期陸續公佈的8月份經濟數據,中外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們分析稱:中國經濟進入下半年後保持了韌性,預計未來數月中國CPI將保持平穩、出口或重返增長、PMI則會徘徊於50的榮枯線上下。
據中國官方數據,8月份CPI同比上漲1.3%,漲幅連續4個月下降;當月出口1,905.92億美元,雖同比下降2.8%,但較7月份有所改善;而8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7月的49.9反彈至50.4,重返榮枯線上。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稱,在不出現強刺激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流動性充裕再次整體推高中國CPI的可能性不大,但供求關係偏緊的食品價格可能階段性上漲。CPI翹尾因素在10月和11月小幅上升,可能對物價企穩起到抬升作用,但抬升幅度有限。預計未來CPI運行基本平穩,不存在明顯的通脹或者通縮壓力。
8月份外貿有所改善,在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看來其主要原因是外需復甦。據其分析,8月份中國對美國、歐盟、東盟及日本的出口均出現反彈,特別是對歐盟的出口由7月份下跌3.7%轉為上升2.4%,顯示英國脫歐並未影響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其次,人民幣匯率在8月份略有貶值,也對出口起到帶動作用。
展望出口前景,姚少華判斷,隨着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歐元區和日本的量化寬鬆及負利率政策漸見成效,以及美聯儲加息步伐臨近、人民幣兌美元及一籃子貨幣出現一定程度貶值,以美元計未來數月中國出口或重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