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昨刊出報道,其中引述「政府內部文件」的內容,暗示橫洲的公屋項目之所以要分三期發展,是因為特首梁振英要「攏絡」鄉事中人而「大幅修訂」計劃。不過,通篇報道僅以時間軸把無實質證據證明有關連的事件串連在一起,而所引述的「政府文件」更無任何白紙黑字來支持報道中的說法,只是以「跳接」的手法將零碎的資料拼湊成報道希望達至的「結論」,實有誤導之嫌。
文件冇提特首參與「摸底」
《蘋果》的標題《密件揭梁特親督與高佬和(曾樹和)摸底 金毛挺梁即減建屋量》,已經涉嫌誤導。該報道中所指的「工作小組」,雖然確由特首任主席,但正如特區政府發言人回應指,該工作小組的工作範圍,包括了利用皇后山及橫洲土地發展公共房屋的事宜,僅進行了一次會議後,有關項目即交由相關政策局負責。
事實上,在報道中引述的「政府文件」,也完全沒有提過特首在「摸底」過程中有參與,何來「梁特親督與高佬和摸底」呢?
既然所引用的「政府文件」找不到任何可以指向特首參與「摸底過程」的證據,《蘋果》就將工作小組首次「摸底」後1個月,梁振英到天水圍落區出席地區論壇時,屏山鄉事委員會主席曾樹和率領鄉事派中人在場外「挺梁」一事扯上關係。由於缺乏兩者有關連的證據,報道中「聰明」地用上「在橫洲經營車場的」、「屬摸底對象之一」來形容曾樹和,試圖將「摸底」和「地區諮詢會」劃上等號。
沒可信消息證實 以偏概全
不過,報道中引述的「文件」,完全沒有相關的內容,更沒有其他可信的消息來源證實此一說法成立,給人的感覺只是強將兩件並無實質證據證明有關連的事強拉到一起。
那麼,《蘋果》引述的「政府內部文件」,又披露了什麼「驚天黑幕」?報道指,「文件指地區領袖普遍支持興建4,000個單位的第一期發展,但就反對第二期及第三期、即在棕地興建13,000個單位的發展計劃。文件續指,基於游說的結果,房屋署認為除非政府檢討露天貨倉用地的安置政策,否則第二期及第三期的發展在短期至中期都難以推展。」
文件中的說法,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本月14日及15日時的說法並無矛盾:張炳良當時指,「橫洲第二期及第三期的發展需要安排包括交通、供水、渠務等配套,還有一些可能對環境各方面的影響,要有足夠的緩解措施,以及能否較妥善處理棕土的問題等」。
不過,報道就用上文件中不存在的字眼以至內容,突然跳至結論,就是「在政府內部考慮中,真正的阻力源自計劃會影響棕地上的露天貨倉及車場業務的利益」,實屬以偏概全。
表明沒放棄 何來「擱置」?
綜觀整篇報道,在提到橫洲建屋計劃時,多次用上「擱置」來形容橫洲的第二期、第三期計劃。不過,梁振英近日已經表明,絕對沒放棄橫洲的建屋計劃,只是以「先易後難」的方式,先落實第一期共4,000個單位。事實上,特區政府在2014年7月提交元朗區議會討論的文件中,已清楚顯示橫洲研究預計住宅單位4,000個只是第一期工程,其餘部分有待檢討。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2015年2月25日書面答覆立法會質詢時所提交的《已展開法定圖則修訂工作的45幅具潛力作房屋發展用地》文件附件中,也清楚列明先建4,000個公屋單位只是第一期工程。在今年3月由發展局和運房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再次清楚寫明「元朗橫洲用地其餘範圍,按可行性研究結果作公屋發展和工業h擴展」、「按優次逐步推展元朗橫洲用地餘下發展」。 ■記者 羅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