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文學之星系列:轉個角度 「釣」出讀書道理

2016-09-26

升上中學後,終日忙個不停,如同電腦程式一樣每天重複着同樣的事情。茫茫書海,何處是岸?

又熬過了一個夜晚。

今天,我決定不再讓學習塞滿我的周末,扔掉書本,走出房間。一片寂寥。總是乖學生的我偷偷跑出家門。奇怪的是,窗外的陽光似乎格外明媚。

我心裡念叨着,它也許一直在,只是照不進那塞滿書的房間吧。

逃出「書房」 釣蝦場散心

我前往小時候常去的釣蝦場。以前仗着懵懂,拉着三五好友,湊些錢,便能在那裡玩上一天。長大後卻絕跡了。這回,我像往常般借了竿子,坐在一旁。不久,一位年近花甲,兩鬢蒼白的老人坐在我身旁。他打量了我一會兒,便笑着等魚上釣。

「 這兒的蝦真難釣。」我喃喃抱怨道。老人聞言,笑着說:「現在釣蝦的年輕人很少,怎麼不在家讀書?」我本是打算禮貌回答,但一聽見「讀書」二字,便帶有厭惡地轉過頭,沒有回應。

沒有書本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我靜靜坐在那兒已過了三小時。可不爭氣的是,只釣上了四隻蝦。想到因自己對繁忙學業的逃避,而在家乾等我的母親,竟有些羞愧害怕,臉竟暗自紅起來了。抬頭望去,那挽着斜陽的晚霞,也畏縮着迫近地平線。

可最讓我詫異的是,在旁那穿着稍顯過時的綠背心,和殘破七分褲的老人,竟釣上了滿滿一大桶!

長者授「專心耐心」秘訣

他瞥見了我驚訝又疑惑的模樣,乾皺的臉上刻着歲月的痕跡,專注的神情上揚起了一絲笑容,打趣地說:「要我告訴你釣蝦的秘訣嗎?」我本不想承認自己的劣績,卻迫於無奈,稍稍點頭。他見狀,玄妙地說:「專心、耐心。」我聽着這番陳腔濫調,一臉費解地搖着頭。

「我很愛釣蝦,所以釣到了。我專心去做,所以蝦也肯上釣。轉個角度想問題吧。我可不知你為何悶悶不樂,但是如今的年輕人終日為學習奔波忙碌,你應是為此煩惱吧。」

想到剛才的無禮,我歉疚地點頭承認。的確如是,堆積如山的書本,學習生活沉重如鐵,令人喘不過氣,舉步維艱。怎能讓我不眉頭緊鎖?

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年少時,何嘗不是這樣的?你現在可能覺得讀書苦悶,但換個角度想,不過是一門學問。就和釣蝦的道理並無二致。不過在釣蝦上,考得是專心耐心而已。心態變一變,沒什麼是枯燥的。釣蝦場是讓你放下擔子,無所顧慮的地方,卻不是讓你們這些年輕人當作逃避的地方。」

「學着承擔,學着承擔啊!才四隻蝦。看來,你還是個新手啊!」他又瞄了一眼我的蝦桶,哈哈笑道。

壓力源自學習,更源自自己。成長過程中,不容許一味逃避,只容許專心、耐心地一步步邁進,一步步承擔。「 承擔的重量如何,全憑自己面對的心態。」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啊。

聽着這番我本來最不愛聽的說教,我竟有了些豁然開朗的感覺。總是把學習當成任務、折磨,壓力也愈來愈重。可若換個角度想想,當作玩意一般,是在學一門學問,在充實自己,看着就輕鬆多了。我對他微微一笑,心情竟也愉快了不少。

媽媽來了,伴着嘈雜的責罵聲帶我回家。只記得離開前回頭一瞬間,還看見那老人,繫着落日後的一抹淡紫,淡如他做人的樸素,微曲的背,又釣上了一隻蝦。

在「書海」垂釣 悟「承擔」二字

重返房間,心境明亮了許多。重背擔子,卻絲毫不感沉重。或許是自己,慢慢地也領悟了「承擔」二字了吧。這個周末,是屬於我的。沒有書本、遊戲,只有四隻蝦和一段話。

此後,我常到那蝦場。在那裡,我總能專注耐心地摸索回成長的方向,學會承擔,不再埋怨看似乏味的書海。拋出魚竿,換個角度,一次又一次地找到學習的動力,更堅定地去承擔。只是再也遇不上那老人。我想:他是在研習另一門學問吧。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學生: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學生 徐儷恩

獎項︰全國一等獎(初中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