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限奶令」不退讓 港媽安心

2016-09-26
■本港早年一度出現奶粉荒,政府遂於2013年起實施「限奶令」。圖為內地遊客早年購買奶粉的情況。  資料圖片■本港早年一度出現奶粉荒,政府遂於2013年起實施「限奶令」。圖為內地遊客早年購買奶粉的情況。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內地家長對內地奶類製品信心低落,遂改為購買進口奶粉,造就龐大商機,大批內地及香港水貨客在香港掃貨,再運往內地,結果市面奶粉長期供不應求,本地家長怨聲不絕。有見及此,今屆政府自2013年3月起實施「限奶令」,每名成人限帶兩罐奶粉出境。民建聯候任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即使仍有集團式操控奶粉過關,但當局執法嚴厲,如今只准帶兩罐,昔日「一車車」的光景已不復見。

早年香港一度出現嚴重奶粉荒,市面奶粉經常被水貨客搶購一空,2011年便有調查發現,70%家長購買奶粉時存在困難,逾半家長更需跨區買奶粉,甚至面對藥房抬價的問題。今屆政府遂限制奶粉出境數量,每名成人出境最多只可帶兩罐奶粉出口,違例最高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的處罰。雖然措施引來內地輿論抨擊,本地商家亦多次要求設日落條款,但政府以照顧本地人為優先,不作退讓。

劉國勳表示,對嬰兒而言,奶粉是必需品,而且轉換奶粉影響腸胃,「不能說某牌子沒有貨,再換另一個牌子,因為嬰兒腸胃很敏感,一換可能腸胃不適。」他指當時北區居民很難買到奶粉,「簡直一罐難求」,有街坊試過走遍上水、粉嶺再到大埔才買到奶粉,有時更要面對有藥房抬價50%至60%的情況。

如今政策實施三年,劉國勳指不少市民反映不用再撲奶粉,也不見抬價情況。他指在內地人未恢復對內地奶製品的信任前,加上在他們購買力強勁、港元較便宜等因素下,有需要維持政策,否則很可能出現反彈。

不過,他認為可適時檢討政策,回應奶粉供應商的不滿,「但最重要都是令市民安心。」

居於上水的彭太太育有三名年齡介乎4歲至9歲的兒子,經歷由「好擔心買唔到奶粉」到「好放心買到奶粉」的階段。她回憶在2007年及2009年出生的首兩名兒子,「當時買奶粉最困難,每天都去超市及藥房問有無奶粉,慶幸當時有相熟的藥房願意留一兩罐,否則被水貨客搶光。」她認為「限奶令」一定程度上遏止猖獗的水貨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