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信貸過多湧樓市 他業恐「寸草不生」

2016-10-11

自去年以來,內地樓市一路高歌猛進,上漲速度與幅度可謂史無前例。多位經濟學家與專業人士均認為,本輪樓市過熱一定程度上是「資產荒」所致。目前,內地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透支實體經濟 阻結構性改革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本報記者表示,一線城市此輪房地產市場的火爆,一部分原因是「資產荒」之下羊群效應的無奈選擇。而過多的信貸湧向樓市,將令其他行業「寸草不生」,嚴重透支實體經濟,擠佔中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空間,而這對當前內地結構性改革以及經濟轉型都極為不利。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與政策研究主管周景彤向本報記者指出,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沒有很好的標的物可疏導過多的貨幣,「資產荒」引發大量貨幣湧入相對低風險高收益的樓市,助推了一二線房價快速上漲,並引發了多地搶購熱潮,更多的人開始瘋狂加槓桿買房,以尋求資產保值增值。

北京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則分析稱,當前樓市高燒不退是貨幣推升的,資金的避險需求比重大於剛需的居住需求。

幣策不宜放鬆 降準看準時機

「儘管房價上漲對經濟穩增長和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有一定作用,但是負面效應更加明顯,可謂飲鴆止渴。」周景彤說,從國際社會過往經驗看,房地產泡沫往往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索。過高的房價抬升全社會運行成本,使得經濟「脫實向虛」更加明顯,並加速社會貧富分化。

周景彤說,能否處理好穩增長與資產泡沫之間的平衡,關乎中國金融安全。他建議,貨幣政策不宜進一步全面放鬆,可以根據市場流動性變化,選擇合適時機進行對沖式降準;同時需要與監管政策的配合,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