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在宏觀經濟企穩的同時,就業作為衡量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下限指標,好於預期。國家統計局昨日發佈數據顯示,首三季度內地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1,000萬人的預定目標。
調查失業率首次低於5%
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這是該項數據自2013年6月份開始公佈以來首次低於5%。不過,在就業穩定的同時,首三季度內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3%,略低於同期GDP增速,這已是居民收入連續第三個季度跑輸GDP。
在經濟下行背景下,近兩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今年更出現失業率下降,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分析,這與服務業成為就業主力有關,去年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的佔比首次超過50%;再加上新經濟行業發展助力,大眾創業不斷推進,令就業彈性大大增強。另外,從勞動力供給看,16歲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近幾年每年減少300萬到400萬人左右,也減輕了就業壓力。
對於未來就業形勢,曾湘泉表示,去產能仍是穩就業的最大變數,去產能行業中處於隱形失業狀態中的職工大部分還沒有納入失業統計,隨着去產能的深化,地域性的失業風險也在累積。
居民收入連續三季跑輸
另外,在收入方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首三季度,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比上半年減少0.2個百分點。同期,中國GDP增速6.7%,居民收入增速略低於GDP增速,已是連續第三個季度居民收入跑輸GDP。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同比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8元,同比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2.82,比上年同期縮小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