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內地經濟增速連續三個季度持平於6.7%,經濟學家表示,這顯示經濟初步企穩,預計四季度GDP增速繼續慣性回升,但明年中國經濟可能面臨較大壓力和調整,樓市調控對經濟的影響可能從明年第二季度逐步顯現。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表示,消費是當前經濟增長的最主要構成,耐用品消費的高速增長貢獻最大,9月汽車類消費同比增長13.1%,與地產銷售產業鏈相關消費增速較快。但隨着地產調控政策對房地產銷售的衝擊逐步顯現,後期經濟下行壓力仍存,消費增速將溫和下行。
需更多政策對沖負面影響
李超預計,國慶假期間針對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出台的「因城施策」的地產調控措施,很快會使成交量萎縮,並進一步導致地產投資的下降。雖然四季度經濟不會出現明顯下滑,但明年的地產投資增速會出現明顯下降,並拖累經濟增長,因此需要更多的政策對沖。
李超表示,明年國家會對地產調控的負面影響做對沖。一方面加大高鐵、海綿城市、環保等領域的基建投資;另一方面會加大一二線城市土地供給,結合1 億人落戶加快新型城鎮化相關建設,激勵地方政府通過增加人員落戶的方式獲得建設用地,緩釋地方財政壓力,同時去三四線城市地產庫存,完成農村土地使用權變現和整合。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也指出,今年三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發力,但很明顯這一動力不可持續。
擴目標區間降穩增長壓力
章俊預計,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負面效應在明年二季度逐步顯現,同時基建投資的拉動效應也會重新減弱,再加上美國如果在今年12月加息導致全球經濟可能出現大震盪,中國經濟受這些因素影響,明年二季度末可能重現疲態。屆時基建投資的空間已很有限,再次放寬房地產調控則可能引發風險以及帶來社會輿論壓力,令決策層很難再依靠重啟房地產投資來支撐經濟,屆時政策層面的騰挪空間將極為有限。章俊建議,明年適當擴大經濟增長目標區間,將區間下限調至6%,可以降低政府穩增長壓力、有利於推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