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模擬試題

2016-10-27
■智障人士的社會福利也應該與時俱進。圖為一位爸爸照料智障女兒。 資料圖片■智障人士的社會福利也應該與時俱進。圖為一位爸爸照料智障女兒。 資料圖片

資料A

大圍新翠h揭發伴屍悲劇,一對相依為命母子,疑年近八旬患病母親,意外跌落床失救倒斃房間,同住中年智障兒卻懵然不知,還誤以為「媽媽唔要我」,不懂求助,直至單位傳出惡臭始被鄰居揭發。

伴母屍悲劇現場為新翠h新偉樓一單位,伴屍7天的智障兒姓黃(48歲),警員入屋時,中年智障兒全身赤裸,一臉倦容,面部及手部均告擦傷,他曾獲好心街坊供應食物充飢。警員進入睡房,發現其姓馮母親(77歲)倒斃床邊地上,屍體已腐爛發脹發臭,滲出血水,估計死去已約一星期。

警方不排除老婦睡眠期間意外跌落床昏迷失救,兒子因智障,不知母親離世,一直在榻旁伴屍不懂求助,警方初步相信事件無可疑,並將身上有傷的兒子送院留醫,老婦死因仍有待稍後驗屍確定。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回應事件,指發生悲劇家庭並非社署跟進個案,事件中智障兒子現正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社署醫務社工隨後會接觸兒子,跟進其福利需要,並提供適切援助。

資料B

立法會議員:社署應加強對高危家庭,包括智障老齡化家庭的上門家居照顧服務,即使未必能常常派社工作家訪,也應仿效外國,安排人手如外判服務定期到訪高危家庭,送飯、做清潔或替智障者洗澡等,以免出現長者病危或死亡後也無人得悉跟進的危險情況。亦可考慮將平安鐘服務擴展到這類高危家庭,由政府資助月費,令家庭成員遇事時也求助有門。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署方關注智障人士及其照顧者的需要,並透過非政府機構為智障人士提供各項康復、訓練及支援服務。現時全港設立了16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為殘疾人士、智障人士及其家人提供一站式的社區支援服務,包括訓練、照顧及支援服務等。

社署於前年11月增撥每年經常開支1,060萬元,增加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社工人手,以引入個案管理的服務模式,加強對殘疾人士及智障人士支援。社署去年10月增撥每年320萬元,在6間津助家長資源中心增加社工人手,以加強對殘疾人士的家長支援。

另外,綜合家居照顧服務亦為有需要的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家居及支援服務。

除上述社區支援服務外,在資助院舍方面,社署現時透過非政府機構為有住宿照顧需要的殘疾人士及智障人士提供一系列的住宿照顧服務。

社福機構康復項目主任:社福機構的智障人士服務使用者中,他們十多二十年前已經入住中心,直至現在。當時他們在中心是年青力壯的年輕人,但現在已經年紀很大,有些學員可能五六十歲,對社福機構而言,以前是做青少年工作,現在是做安老服務,對服務的挑戰很大,包括是服務轉型、智障人士的醫療需要、同事的工作手法等等,是否配合到智障人士老齡化的需要。

隨荋撒暀H士老齡化,他們的醫療及社會福利服務需求,以至家人照顧壓力會不斷增加,社福機構期望政府增撥資源,協助中心轉型以向智障人士提供更合適的服務,以及資助智障人士進行定期身體檢查。

同時,亦須設立個案管理制度和及早推行家長教育,除協助智障人士,可以兼顧家庭的需要。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指出兩個導致悲劇事件發生的因素。

b.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你認為有什麼方法可防止資料A事件發生?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答案

a. 兩個導致悲劇事件發生的因素(任何2個合理答案)

1) 政府政策。沒有政策針對智障人口老齡化及對照顧及支援智障家庭,特別是「雙老」家庭,即與父母同住的年長智障人士家庭;

2) 資源不足。社福機構給予智障人士日間訓練及住宿服務嚴重不足,未有因應智障人口老齡化增加相應服務;

3) 社會普遍對智障人士存在歧視態度,窒礙智障家庭向其他人尋求協助。

b. 可防止資料A事件發生的方法:

1) 政府制定相關政策照顧及支援智障家庭;

2) 增撥資源照顧及支援智障家庭;

3) 社福機構擴大及增加智障人士日間康復訓練、住宿服務和家庭探訪等,以應付智障人口老齡化的需要;

4) 政府應提升睦鄰意識,特別針對鄰居有智障人士的家庭,教育及宣傳守望相助及社會共融的重要性;

5) 智障人士家庭需打破「家醜不出外傳」的觀念,積極主動尋求鄰居、志願機構及政府協助;

6) 智障人士平安鐘服務,在智障人士有需要時即時提供支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