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港銀可應付人幣升跌影響

2016-11-16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人民幣早前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但兌美元一路下跌,昨日兌美元中間價更創2008年12月以來新低,報6.8495;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池亦大幅縮減,昨日中銀香港電匯牌價晚上每百港元兌88.97元人民幣。就人民幣貶值對香港金融市場的影響,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表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有能力應付貨幣升值或貶值,金融體系亦可應付匯率上落,但他又提醒,匯率波動會影響市場資產配置的考慮。

人幣資金池縮減只屬短期性

陳德霖認為,人民幣加入SDR有助人民幣國際化,而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正要視乎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對於最近本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增長放緩,主要因為市場看淡人民幣匯率走勢,並認為人民幣資金池的縮減,只屬短期性,中長期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使用及儲值貨幣是必然,尤其加入SDR後,長遠將有很多外國央行及政府,在儲備管理上將部分投放在人民幣資產。

他續說,當「深港通」落實及愈來愈多人士採用人民幣,將會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包括在股票、理財及資產管理等方面。他相信,本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會繼續維持有序運作。

離岸人幣市場維持有序運作

截至2016年9月底,人民幣客戶存款及存款證餘額分別為6,655億元及777億元人民幣,兩者合計為7,432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底下跌約26%。儘管如此,金管局指香港銀行體系的人民幣流動性管理依然穩健,離岸人民幣市場運作有序,現時的資金池規模,亦足夠支持大量的人民幣金融中介活動和支付交易。

人民幣銀行貸款餘額在2016年9月底創新高,達3,074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底上升約3%。未償還人民幣點心債餘額為3,223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底回落約12%。點心債券發行方面,2016年首三季發行量為335億元人民幣。

金管局補充,一直與其他離岸人民幣中心保持緊密聯繫,並通過積極參與業界的研討會及推廣活動,致力推廣香港的人民幣業務平台及香港獨特的跳板角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