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光僅餘0.1個月開支 保良局圓小有11.9個月稱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審計署早年曾揭發本港直資學校財政混亂,於是由2012/13學年起,教育局規定學校須在學校報告內以新範本匯報財務資料,並在11月或之前上載至學校網頁,以提高透明度。本報查閱本港近70所直資學校網頁,發現學校普遍能按規定如期上載財務報告,而各校累計盈餘差異甚大,有學校盈餘額只足以供運作0.1個月,亦有盈餘達11.9個月營運金額,但各校基本符合當局規定。
自部分直資學校鬧出財政風波後,教育局規定學校須於每年11月底或以前上載上一學年學校報告及財務報表,其中財務報表要交代累積盈餘和獎助學金情況,但分別學校只以營運開支為基數提供盈餘比例,並無交代具體金額。
地利亞修女紀念校(月華)虧損勁
本報近日瀏覽近70所直資學校網站,發現全部學校按當局規定如期上載2014/15學年學校報告,並附有格式化財務報表。若以學年計算,眾多直資學校中,以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月華)虧損較多,相等於全年開支4.99個月;另有學校學年出現較多盈餘,如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有3.5個月盈餘,而其累計盈餘為直資學校之冠,有11.9個月,迫近教育局要求直資校累計盈餘不應多於12個月開支的水平。整體而言,普遍直資學校符合教育局規定。
招祥麒:虧損或因收生不足
當局建議直資學校保留最少相等於兩個月的營運開支,以確保財政穩健,但3所學校累計盈餘未達標,包括慕光英文書院只有相等於0.1個月開支的累計盈餘,相比上述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有11.9個月盈餘,差異頗大。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招祥麒表示,直資學校所得津貼按收生人數計算,同時按學生人數而開班及聘請教師,因此若學校出現虧損情況,可能是因為收生不足,或該年學校進行建設或購置新設備所致。
至於部分學校累計盈餘未達當局建議的相等於兩個月開支,招祥麒認為,報告顯示的是上學年資料,所以學校仍可用不同方法如向辦學團體籌款等「籌足」數目,以應付緊急情況。
教局:「儲糧」須夠用兩個月
教育局發言人指,當局要求直資學校具備良好財政狀況。根據直資計劃規定,學校累積營運儲備應足以應付至少兩個月營運開支,辦學團體須負責確保學校符合要求。前屬資助學校或按位津貼學校,加入直資計劃後首5年過渡期內,如學校所獲經常津貼較以往為少,可繼續獲發相等於轉制前所獲的經常津貼額。
此外,辦學團體須在學校加入直資計劃5年過渡期後,確保學校營運儲備足以應付至少兩個月營運開支,當局會每年審視及跟進所有直資學校經審核賬目,若發現學校未能符合規定,會適時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