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琴台客聚】故宮香港分館任重道遠

2017-01-02

潘國森

今年聖誕前公佈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收到最大的一份禮物,即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與港府簽訂合作協議,今後長期借出故宮珍藏,給即將在西九龍文化區興建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公開展覽。但是建館需時,「先頭部隊」是先借出故宮養心殿一批文物來港展覽,作為今年特區成立二十周年的賀禮,部分更是從未展出過的珍品。養心殿自雍正以後就成為清帝的主要住所,因此這批來港的文物當有不少是皇帝用過。

日後這個新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會等同於北京故宮的分館,當可負起為故宮分流的作用。北京故宮收藏文物約一百八十萬件,大部分館藏從未公開展覽,現時每年參觀者數目近二千萬人次。北京故宮博物院在紫禁城中,展覽場地主要落在紫禁城的中線,現時已決定開發新的展館,以減輕主要景點的人流。但是紫禁城中處處都是歷史建築,遊人太多對環境總有些不良影響,向外分流實是明智之舉。

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儼然亦是另一個分館,採用現代化新建築,每年參觀者亦多達五百萬人次。這兩處故宮筆者都到過,但是只能花數個小時走馬看花,如入寶山空手回也。如台北故宮那樣在小範圍內密集展覽,少說也得逛他十天半月才是味道;最多人排隊一看的「大白菜」和「豬肉」造型的玉雕,實在有點費時失事。因此常想除了給珍貴文物出版彩色攝影集,更應拍成電影紀錄片,讓全國以至世界人民都可以見識一下中國的文化遺產。先前香港西九龍文化區說要興建博物館,單是預算購買外國藝術品的開支就叫筆者感到心痛,最大的問題是那些現代西方藝術品與香港格格不入,可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香港名為國際化大都會,其實只能算是粗通中英雙語,連硬把意大利歌劇或英國莎士比亞話劇「買」過來,大部分香港人也不懂得欣賞呢!到了要辦些「人氣」一點的演藝活動,有關當局還不是要請「廣東大戲」來救亡?故宮文物都是無價寶,若是勉強估值,總是百萬元、千萬元「起跳」。有了北京故宮作後盾,香港西九龍文化區也就不必到國際市場上搶購尋常香港人不懂得欣賞的歐西現代藝術品了。香港成立了「故宮分館」之後,對本地國學教育、國史教育和國民教育必有巨大助益,每一個香港學生都可以花十天半月在近距離接觸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珍貴文物,這正正是香港「反對派」、「港獨派」最不願見之事。除了教育之外,旅遊業的經濟效益亦不容忽視,香港「故宮分館」不是要分掉北京故宮現有的客量,而是吸納香港周邊「五小時」生活圈內的潛在旅客。最後還有示範實驗的作用,如果「香港分館」運作暢順,以今天中國四縱四橫的高鐵系統,故宮文物還可以非常安全穩當地送到全國各地巡迴展覽呢!

如此,則「香港故宮分館」對促進中國各省市的內部文化交流,實是任重道遠的實驗與示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