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科技與環境-
航拍熱潮近幾年愈趨普及,由起初用於進行地理學研究、城市規劃、交通建設、生態研究等專業用途,慢慢發展至普通市民都可用作閒餘攝影,其背後的原因與技術普及簡單化和價格的下降有密切關係。
香港政府一直提倡及鼓勵高新科技的發展,然而,於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如何保障市民大眾的生活素質、安全、私隱等亦為重要的任務,兩者之間應如何取得平衡成為政府面對的問題之一。 ■李文靖 青松侯寶垣中學通識科副科主任
議題探索
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按教育局指引)
探討問題
.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發展怎樣影響環境?
.社會大眾、不同的團體和政府,可以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作什麼回應?
【新聞背景】傷遊客撞世遺惹不滿
航拍機「平民化」,一般市民都可以在普通的玩具模型店,或者透過網購平台購買到相關產品。
航拍機的價格愈來愈便宜,令高新科技不再只由專業或富有人家所控制,然而其普及亦代表着規管的難度增加。
就在11月時,在台北其中一個夜市,因有遊客利用航拍機進行高空拍攝時墮地,而機上的螺旋槳即割傷一名正在逛街的婦人手臂及頭部,幾乎失明;同月,亦有一架航拍機撞擊日本兵庫縣內世界文化遺產姬路城大天守,撞上六樓的屋簷後再撞到四樓的屋簷,最後跌落在旁邊的廣場,雖然終究無人受傷,但亦引起了不少不滿航拍機「平民化」的聲音。
【概念鏈接】生活素質
人對生活中各種範疇的滿意程度,涵蓋物質生活及非物質生活外,亦可利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向度進行判斷。
【概念鏈接】高新科技產品
隨着時代進步,科技變得更普及和平民化,將科技與產品結合的可稱為「高新科技產品」,例子包括智能電話、智能手錶、航拍機、VR虛擬實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