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都喜歡透過電子產品記錄生活的片段,例如智能手機和相機。
最近,航拍便是一股新熱潮。航拍與傳統拍照方式不同,由於拍攝器直達高空,並能多方位移動,令用家有如在高空俯瞰風景之快感。在此,筆者將探討航拍與個人生活的關連。
滿足大眾攝影需求
首先,航拍反映港人的生活品質提升,傳統的拍攝工具已難以滿足港人日益增長的需求。還記得筆者初中時,具拍照功能的手機首次面世,當時單單擁有一部能拍照的手機已成為潮流的尖端。
然而,科技日新月異,短短幾年間,製造商除了不斷提高手機像素外,還發展出智能手機,讓手機功能大為提升。航拍出現的原因亦同出一轍。
由於消費者的需求增加,他們認為影像記錄需加入新的角度,彌補肉眼難以捕捉的畫面,因此,製造商發展出航拍器。交通便利、旅遊成大眾文化和科技發達等因素均提高個人生活品質,航拍的市場亦因而衍生。
工具繁多易「偷拍」
然而,航拍的日漸普及可能會為個人私隱帶來風險。同學或許會問:「航拍只是從高空拍攝面積大的景貌,又怎會與個人私隱有關呢?」記得較早前,筆者在面書看到一則消息,內容講述一位攝影師在香港使用航拍時,無意中拍攝到一對新人在某住宅天台上的影像。該攝影師事後在面書撰文,希望能找回那對戀人。
這個例子道出了一個訊息-隨着科技不斷進步,拍攝工具五花八門,個人私隱或許面臨更大威脅。稍不留神,個人的言行舉止可能便被陌生人記錄起來。倘若拍攝者缺乏道德操守,將影像放於網上,個人私隱更會洩露。
因此,航拍雖然一方面提升個人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亦為個人私隱帶來風險。 ■鄺嘉莉 文憑試通識科5**狀元 港大工商管理(法學)畢業生
延伸閱讀
1. 《E賽車航拍 3漢落網》,香港《文匯報》,2016年10月11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0/11/HK1610110017.htm
2. 《滬迪園無人機航拍需報批》,香港《文匯報》,2016年7月2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7/02/CH1607020046.htm
3. 《無人機功能面面觀:「高端玩具」由消遣推向多元應用》,香港《文匯報》,2016年5月11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5/11/NS1605110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