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離岸人幣供應機制亟須改善

2017-01-07

香港人民幣同業隔夜拆息近日狂飆,昨日更曾暴漲約2,300個點子至61.33厘,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成本的上升,對一般市民的影響,短期未必很大,但對金融市場絕對有巨大變化。市場人士指出,今次人民幣的拆息被大幅挾高,引發市場波動,故長遠而言,本港需要推出更多人民幣的對沖風險產品,以應付市場需求。

港交所(0388)網站前日發佈了一篇題為《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供應機制的現狀、影響及改善方向》的研究報告。文中指出,離岸人民幣長期流動性依賴跨境貿易結算通道,易受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

需增對沖產品 擴資金池

另外,離岸人民幣配置的資產交投量並不活躍,也不方便回購質押,有可能引起流動性緊張。報告提出4個改善的方向:1,穩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逐步放開雙向跨境資本流動渠道;2,充分利用現有政策,打通兩地債券回購市場;3,為發展利率互換、掉期等衍生品提供市場基準,進一步強化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定價效率及風險管理能力;4,拓寬離岸市場的產品規模和類別,進一步擴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

有銀行業人士認為,今次人民幣被大幅挾息,的確引起了部分交易員的恐慌,不是因為市場的大幅波動而恐慌,而是因未能及時回補人民幣而造成一定混亂,故在可見的未來,本港要加強開發及推出人民幣的對沖產品,例如港交所便宣佈將會推出人民幣期權,他認為同類的產品會相當受市場歡迎。

息率飆利定存 但輸入通脹

除了金融市場外,其實人民幣利息彈升最終也會影響到小市民。經濟學者稱,若離岸人民幣息率長期回升,將使本港人民幣定存息率也可能向上,人民幣存戶的回報也會增加。不過,對沖人民幣匯價的風險大增,使得出口貿易生意的成本也上升,從而推高從內地入口貨品的價格,或會因而推高本港的通脹。因此,從宏觀的角度看,金融市場的變化,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